这个凌晨是属于中国游泳队的,张琳在一扫400米自由泳失败的颓废后,以完胜的姿态站到了世锦赛800米自由泳的冠军领奖台。
张琳的这枚金牌可谓价值连城,正是这枚金牌让他成了近73年来第一位在世界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中夺得长距离自由泳金牌的亚洲男选手,也是近49年来第一位打破自由泳世界纪录的中国男选手。
无数的荣誉,无数的记录,似乎让人们依稀在游泳池里看到了刘翔的影子。
似乎提到刘翔,我们对于张琳的金牌狂妄的吹捧,稍有冷却。在这个缺少偶像的社会里,每一次历史性的突破都会诞生无数的尖叫和掌声,诞生无数令人窒息的吹捧和表扬。张琳,也不例外。
1500米尚未开展,在800米的顺延思维里,张琳从意外中夺金牌,变成了计划中的期待。于是乎,压力诞生了,属于张琳的自由空间越来越狭窄,也预示着他的游泳生涯完全刻上中国的痕迹,很难摆脱。
还是要说刘翔,尽管他仍旧在努力的为着重返赛场而努力,但在举国关注的强烈起伏中,刘翔所能承受的压力已经是空前的高涨,摆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伤病,还有来自多方的利益纠葛以及公众不顾一切的渴盼和期待。
这种环境下,个人的一切都被各种利益所绑架,从国家利益到商家利益,从个人利益到团队利益,种种。很可怕的成名副反应,从另一个侧面令人对于张琳即将到来的恐怖热捧捏了一把汗。
众所周知,在运动员的比赛中,集合了实力、技术、经验以及心态等多方因素。而心态又在诸多因素中以定时炸弹的角色充当着不光彩的主角。
我们之所以警惕张琳变成下一个刘翔,就是警惕他在夺冠后,能否依然如故的保持以往平静的心态。当然,从张琳夺冠后激动的语无伦次中,可以看出,在这方面,他需要提高的地方有很多。
其实,一个真正的偶像和成功者,需要走的路是很长的。刘翔从很多痛苦中走出来,却难免又被各色的圈套和纠缠所绑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复杂的因素干扰,让运动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运动健将,更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人际关系家等等。刘翔做的已经足够好了,尚且都无法独善其身,很显然,摆在张琳面前的路途选择,需要三思。
金牌不可怕,可怕的是与金牌随之到来的过分热度。对于一个22岁的小将来说,他在征服了游泳池后,还需要征服即将包围他的空间。怎么来应对,或许是他避免成为又一个刘翔,避免在鲜花和闪光灯下迷失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