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振波
近日,有湖南高考考生投诉,称湖南省教育厅发文要求省内高校照顾教职工子女。昨日,经本报调查此事属实,湖南多所高校网站均可看到该通知。(7月22日《新京报》)
通过网上查询可以发现,去年4月份,湖南省就正式宣布取消以往高考录取过程中形成的“高校教职工子女可适当降分”这一不成文规定,但是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该省教育厅又下发了《关于省内普通高校教职工子女参加普通高考招生录取有关问题的通知 》,规定:“湖南省内普通高校教职工子女报考父母所在学校,且上了该校所在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录取”。
从“适当降分”到“照顾录取”,说法更加委婉和“艺术”,但都是“换汤不换药”。这简直是对公众的肆意愚弄,对教育公平的任意践踏。其实早在2006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公开表示,教育部坚决不允许高校降分录取教职工子女。湖南省这种做法,也向我们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高校招生“潜规则”的“生命力”极强,取缔不了!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考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校教职工子女从幼儿园开始,就占有了其他阶层子女所不具备的教育资源,这一点本身就不容置疑。现在,在被认为有“天下最公平”之称的高考领域,高校教职工子女仍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享有同等条件下可以“照顾录取”的特权,不是严重破坏了社会教育资源公众共享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这样的优惠政策是“照顾”了一批人,更是伤害了成千上万的考生利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高校的角色更加特殊,是最不应该存在特权的领域。这一领域存在特权,是对社会公平最大的伤害。高考中每一分都弥足珍贵,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千万学子为争取每一分挥洒汗水的同时,高校教职工子女却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照顾”,我们的社会何谈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