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应将体内的积热积湿清干净,无需专门吃补药补品
民间有“夏天进补,冬天打虎”之说。眼下大暑刚过,南方的三伏天进入气温更高、湿度更大的中伏,暑邪极易耗气伤津,使人正气不足,甚至引发各种虚症。这个时节该如何进补?
对此,广东省中医药膳食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桂明认为,平素体质虚弱的人群可通过适当加强营养以使气血和精力更加充足,但对于身体健康的普通人群,实在要补,不妨多吃些鸭肉。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黄桃园
酷暑当前 清积热胜过吃补品
“清即是补,身体健康的普通人群,在这个时节要紧的是将体内的积热积湿清干净,无需专门去吃什么补药补品。”李桂明提醒说,中医讲“虚则补之”,但“补”的内涵很广,并不一定要通过吃补药才能达到目的。相反,配合时序吃些当令的食物更妥当。
“实在要补,不妨多吃些鸭肉。”据李桂明介绍,鸭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B族、E族维生素和钾、铁、铜、锌等多种物质,营养十分丰富。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鸭肉性凉味甘,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是夏日不可多得的滋补上品,甚至被古代医家称为“妙药”。
专家提醒,在酷热的夏季,不少人本来就胃口不振睡眠不佳,容易积热、上火,这时适当用鸭肉煲汤喝,既能补充体内因炎热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增进食欲。 冬瓜老鸭汤 有助祛暑除热
但用于滋补的鸭肉选择时也很有讲究,一般是公鸭肉性微寒,母鸭肉性微温,而入药食疗,太嫩的稚鸭有湿毒之虞,最好选白而骨乌的老鸭更滋补。李桂明指出,大热天吃老鸭“阴虚不见燥,阳虚不见冷”,因此民间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但身体太过虚寒或是受冷引起胃痛腹泻、寒性痛经者应少食用,患有感冒时也不宜食。
专家推荐,大暑前后,适当喝些冬瓜老鸭汤最能健脾化湿、祛暑除热,简单做法如下:
材料:冬瓜一斤,老鸭半只,姜数片,适量清水及调味品。
做法:冬瓜洗净去籽,连皮切成大小合适块状;老鸭去内脏和头尾,洗净切成大块;架锅煮水,沸后将鸭块放入焯过,再重新煮水,放入鸭块、冬瓜块和姜,武火煮开,撇净浮沫后用文火煲1~2个小时即可,食用前调味。
功效:滋阴清热,祛暑化湿,增进食欲。
其它鸭汤
马蹄水鸭汤
荸荠(马蹄)100克,水鸭1只,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盐少许。做法: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马蹄去皮,一切成两半;葱切段,姜切片。把鸭放入锅内,放入马蹄、葱、姜、盐、料酒,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改文火炖熬至鸭熟即成。
冬瓜水鸭汤
老冬瓜1块(约800克),水鸭1只,扁豆、干莲蓬、灯心草各适量。做法:冬瓜连皮切块,其他材料洗净。上述材料放到锅里加水,大火烧开后收小火,煲两小时,加盐即成。注意:煲的时候冬瓜不要去皮,吃的时候建议不要吃;扁豆、干莲蓬、灯心草、水鸭的骨头,都不建议吃。
金银花水鸭汤
金银花25克,水鸭1只,无花果2粒,陈皮1/4片,鲜姜2片,清水1000毫升,盐少许。做法:金银花洗净,水鸭洗干净后放入滚水内煮5分钟,取出;陈皮洗干净、泡软刮去囊;清水1000毫升煮沸,将金银花、水鸭、无花果、陈皮、姜加入煲滚,改用文火煲两个小时,加盐调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