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几时也让古典音乐"撒点野"?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7-23 08:53:25
 从7月17日开始一直到9月12日,世上最大的年度古典音乐“派对”将在英伦三岛举行。115年了,英国广播公司主办的“夏季逍遥音乐会”(BBC Proms),与低迷的市道似乎毫不相关。100场音乐会,一套完整的精神旅行,却又跳出中规中矩的音乐厅堂,到“森林和原野”上,到公园里欢畅。票务,蜿蜒到了网络;打折,像坐火车那样推“季度票”;直播数码电视同步6个场所,画面任挑。

  夏季逍遥音乐会,“撒点野”的身子骨,让全球各地硬邦邦的学究找到了释放的借口,也让听惯了“古典音乐会=僵坐一两小时”的乐迷们好欢喜。这也画圆了1895年Proms创始者罗伯特·纽曼的愿望:高水平低门槛。Proms的最初,就是让古典音乐放低姿态,纽曼与管风琴师亨利·伍德商量先“通俗化”,观众多了,再把口味调重。





  将古典音乐节办成流行音乐节那样疯狂,不是目的,只不过是要解放音乐的裹脚布,将最简朴的信息——“快乐”传递出去而已。北京国际音乐节走到第10年的时候,有人提出过,以萨尔茨堡音乐节为参照:一个城市,让音乐先行,带动链条效应。萨尔茨堡它在中欧无数个外貌相似的小城里,完全可以不起眼,但就它稀罕地镀了金。没错,我在萨尔茨堡与过度商业化的莫扎特形象撞过满怀,但那边满街愉悦、开阔的乐声也告诉我:在我们的社会里被边缘化的古典音乐,无疑在社区化中找回了与世俗相接的厚实怀抱。

  不尽相似的文化、社会结构,照搬难免会出现南橘北枳。但瞧瞧少人问津的交响乐团音乐季,叫好不叫座的“大师”之夜,古典音乐在国内的市场,真的是蒸蒸日上吗?该另找出路了。

  □普绪客(北京 乐评人)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