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大学生“另类就业”的是与非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7-17 10:03:30
伴随着高校扩招而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趋于饱和的工作岗位、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摆在2009年大学毕业生面前的就业问题,似乎出现了“难上加难”的不利局面,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失业,还是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流入了传统意义上的“非高学历行业”。自上海世博会招聘50名大学生清扫卫生间,30余名研究生签约进摊档卖猪肉,女大学生应征为瘦西湖船娘的报道相继出现后,人们对于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从事这样的“另类就业”颇感诧异,不禁追问,如此的就业到底是出于暂时的无奈,还是一种人力资源“下沉”的长期趋势;是人才的“浪费”,还是对社会生活的提升?

女大学生瘦西湖当“船娘”

    放下“身段”,大学生就业呈现“下沉”趋势

    在全国不少地方,大学生城管正在悄然走俏。不少城市都出现了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身穿城管制服,行走在城市街头,维护城市治安和公共秩序。合肥市的城管队伍日前就新增百余名大学生,其中还包括十一名研究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高等院校毕业生择业问题的关注。

    对此,很多网友认为,中国人口众多,由于教育的不断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必然要造成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才绝对数不断增加,而他们的专业化程度和实际水平则相对减弱,大学生在人力资源领域已经不再具备“稀缺性”,必然会流入更广泛的就业领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资料图片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在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放下身段,采取一种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在岗位选择上表现出了更多的务实倾向。上海世博会招聘50名大学生清扫卫生间,30余名研究生签约进摊档卖猪肉,女大学生应征为瘦西湖船娘,此类报道不绝报端。

    西南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小孙就表示,对大学生应聘传统意义上的“低端岗位”并不需要大惊小怪。她说,这些工作虽然收入稍低,但风险相应的也比较小,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还有的网友表示,此类基层工作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有助于了解社会现实,锻炼能力,积累经验,或者工作可以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据《长江商报》报道,在武汉街头,人们对义务参加城市管理工作的大学生赞赏有加,在广埠屯资讯广场前摆摊的王师傅直言:“这些大学生一上来就跟你耐心讲道理,与城管巡逻车高喊‘摆菠萝摊的推走’相比,确实让人比较容易理解,有利于改善这些工种的形象,同时也能够提升工作的质量。”显然,大学生这一“新鲜血液”的注入,对于缓和城管人员和基层群众的矛盾,提升城管工作者的形象,确实具有一定帮助。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