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军事天地 正文
武警官兵救助姚安地震受灾群众不舍昼夜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7-17 09:09:59

  东北网双鸭山7月17日讯   仲夏,夕阳斜照下的滇中重镇楚雄彝族自治州,一群群枣红马甩着尾巴悠闲地在山坡上啃着青草。7月9日傍晚时分,突然,一阵地动山摇,突如其来的里氏6.0级的地震袭击了这片美丽的土地,震中姚安县左门乡,1人死亡,31人重伤,347人不同程度受伤,一万余间房屋倒塌,三万余间房屋受损,120万余群众受灾,经济损失达25亿元。地震发生后,武警云南总队600名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展开抗震救灾,在千里彝州用汗水和热血谱写了武警部队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壮丽诗篇。

武警官兵在排除险情,拆除危房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快速反应 紧急驰援

  7月9日,地震袭来。通信中断!电力中断!

  接到救灾命令后,武警云南总队立即启动了《云南总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云南总队抗震救灾预案》,总队长周军、政委王海亮迅速主持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抗震救灾行动,明确了部队担负的救灾任务,并将参战部队按三个梯队投入灾区救灾:第一梯队由驻地的武警楚雄州支队支队长喻胜芳带队,担负马游坪村、山后村、学村、小村、麻姑地等5个自然村的救灾任务;第二梯队由武警云南总队参谋长王进率领各部门领导在姚安县中队开设前进指挥所;第三梯队由武警云南总队三支队310名官兵携带专业地震应急救援箱组和地震救援工具,部署在姚安县栋川镇、官屯乡、左门乡,武警云南总队医院46名医务人员在官屯乡政府开设医疗救护所,担负灾区群众心理疏导、医疗救治和救灾部队卫勤保障任务。

抗震尖兵 救灾先锋

  此次地震震源浅、强度大,余震频发、险情不断,广大官兵发扬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和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连续五昼夜奋战在抢险一线。

  7月11日下午14时20分,武警楚雄支队支队长喻胜芳接到电话,"官屯乡三角村委会受灾严重,山路崎岖狭窄,车辆和救灾物资进不去,请武警派兵支援。"放下电话,喻支队长立即带领25名官兵,徒步行军4个小时到达三角村参加救援。

  村民潘守奇家三间泥坯房被全部震塌,生病卧床的七十岁老母亲也被倒塌的房墙砸伤,喻胜芳带领官兵马上转移受伤的老人,帮助他家搭建帐篷,清挖被埋的生活物资。"看到武警官兵为我们忙碌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灾区群众的关怀。共产党好,人民子弟兵好",潘守奇激动地说。当晚20时,天空突然变暗,顷刻间,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疾风暴雨一下笼罩了整个姚安灾区。"武警救灾官兵注意了,接到紧急任务,现要临时搭建100顶帐篷,帮助还没有转移的群众紧急转入帐篷。"正在组织官兵救灾的喻胜芳支队长手握对讲机紧急通知。话音一落,由支队30武警官兵组成的抢险突击队在风雨中紧张有序投入到搭建帐篷的工作中。

  雨水落在受灾群众的脸上,却敲打着全体官兵的心。"看到灾区人民无家可归的情况,心里总感到隐隐作痛,所以一心只想着要尽快把任务完成,让受灾群众早点过上安稳的日子。"武警楚雄支队政治处副主任张骏说。"官兵从11日早上六点钟就开始进村干活,帮助受灾群众拆除危房,搬运物资粮食、搭建帐篷,一直干到12日凌晨4时50分。"

  姚安地处云南高原山区,房屋大多建在山坡上,容易遭遇到泥石流袭击。为避免新的伤亡,武警官兵冒着高温和频发的余震,将群众转移到平坦开阔的安全地带。住在大村一组的胡永松老人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所有家当都被埋在废墟中,老人怕失去财产不愿离开,直到前来救援的武警官兵把物资抢运出来,老人才安心地离开。

  7月11日下午17时30分,一位70多岁的老人背着背篓来到光彩小学的武警云南总队三支队二大队临时炊事班,二话不说,就把背篓里"鸡枞菌"放到了炊事班的盆子里。据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这位老人名叫吴文彩,是吴家村的一名老党员,由于早年丧子,与老伴相依为命。这次地震中,老人家的三间土坯房全部受损,三支队二大队50余名官兵到来后,不仅把他家中的家具、粮食等全部物资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还给他搭建了帐篷。第二天凌晨,当官兵们把老人家中全部收拾妥当后,吴文彩激动不已:"我没有孩子,你们就是我最亲的人啊!"

  7月12日下午,在地震重灾区官屯乡巴拉鲊村委会杨水沟小组,已连续奋战了两昼夜的50余名武警官兵,刚刚吃完中午饭奉命转移时,70多岁的王守文老人牵着十几岁的小孙女和村民们在村口唱起了姚安"坝子腔"为官兵们送行。巴拉鲊村委会书记张洪贵介绍说,姚安'坝子腔'是当地居民逢年过节和重大节日自发随口编唱的唱腔,这次地震,武警三支队官兵冒着一次次余震,连续奋战两天一夜,帮助全村拆除危房14间,抢搬粮食1200公斤,搬运家具50余件。为了欢送亲人,乡亲们唱起了只有在节日里唱的"坝子腔"。

  情系群众 真心解难

  救灾中,武警官兵积极开展捐款捐物、义务巡诊、送医送药等活动,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官兵们充分体谅地方党委、政府的困难,坚持"吃、住、行、医"自我保障,做到助民不扰民、解难不添难,减轻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灾区群众的负担,赢得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7月11日上午,正在吴家村吴贵祥家组织官兵拆除危房的三支队政治处副主任林茂清忽然接到战士陶荣的报告:"副主任,老乡说要留我们在他家吃饭,正在杀鸡,你看怎么办?""老乡都受灾了,不能再让他杀鸡了。""不行啊,挡都挡不住。"当林副主任跑去一看,老吴已经把家里的五只鸡杀了两只。林茂清赶忙上前劝阻,没想到同样无济于事,他当即掏出200元钱递了过去,"你们受灾那么重,我们怎么能吃要你们的东西啊!"吴贵祥倔强地说:"官兵为我拆房子、搬瓦,那么辛苦,这是我的一点点心意,请你们收下。"最后在当地乡干部的耐心劝说下,吴贵祥才收下了钱。

  "灾区正值夏季酷暑季节,气温较高,稍不注意就容易引发传染病。"7月13日早上,总队医院院长柯显培带领巡诊医疗队马不停蹄地走村串寨开展巡诊,他们携带了价值100多万元的医疗诊治设备和价值达6万多元的药品,深入到楚雄州姚安县左门乡,免费为受灾群众进行医疗服务。

  同样忙碌在抗震一线的还有武警云南总队的心理专家们,"深深地吸上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出来,像这样做上三五次,就会好一点。"7月14日上午,心理医生刘群英正在给左门乡何云仙讲解缓解心理的方法。在连续几天的诊治中,巡诊医疗队的心理医生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群众慢慢缓解对地震的恐慌、焦虑和紧张心理,积极投入到重建家园中。

  五天五夜来,总队救灾官兵连续作战,不怕疲劳,先后搭建帐篷1500顶,拆除危房2132间,转运救灾物资879吨,抢运被埋物资3.5万件、粮食26吨,为灾区群众看病治伤2932人次、发放价值6.5万余元的药品,受到了省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姚安县灾区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官兵们为灾区群众搭建帐篷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官兵们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