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今日中国 正文
“禁补令”成了“稻草人”?学生:“太困了”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7-17 08:14:13

  7月11日,星期六,16时,安徽省萧县中学门口。细雨中,中巴客车车主老张懒洋洋地坐在驾驶座上,和售票员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11时20分,上午的课结束。这会儿,李勇已是饥肠辘辘,他快步离开教室,奔向300米外的学校食堂,生怕去晚了,得排队耽误时间。李勇告诉记者,萧县中学现有30个高三新生班,每班平均有60多名学生,目前他们全部在校补习功课。

  15时,下午的课开始。

  16时40分,李勇放学了。因为是周六,下午只上两节课。李勇说,要在非周末时段,下午就得上3节课到17时35分。除早自习外,每晚还有晚自习,19时开始,22时结束。

  “终于放学了。”李勇来到电话亭,和妈妈通了一周一次的例行电话。

  学校:“现在是把耽误了的课时补过来”

  暑假尽管只有半个月,但李勇觉得已经很幸福了。“有些学校的假期比我们还短。”李勇说,有个学校暑假只放了5天。补课期间,该校还向每名学生收取200元的“书簿费”。

  11日下午,记者与萧县中学几位负责招录补习生的老师进行交流。

  “现在正在补课的是高三新生班吗?”记者问。

  一名老师马上抢着说:“没有补课。现在是高二学生在上课。他们因为中间的高考、中考耽误了正常上课,现在是把时间给补回来。”

  记者离开不远,这名声称“没有补课”的老师就对着其他老师大声说:“对外不要说补课。”

  7月13日,针对补课一事,萧县中学一名冯姓副校长坚称学校并没有补课,只是调整上课时间。“高三新生因为中考、高考耽误了正常课时,而且提前放了暑假,现在是把课时补过来。”

 

    据该校党政办主任王老师介绍,这样做的依据是安徽省教育厅(09)11号文件,他们调整课时的决定经过了当地教育局的批准。文件规定:高三毕业班因大型活动耽误课时完不成教学计划,确需补课,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可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补习,但补习的时间不得超过因大型活动耽误的课时。

  当记者要求查阅这份审批材料时,冯副校长却说没有审批材料。“我们是口头申请,短时间内的调整说一说就可以了。”

  冯副校长告诉记者,这次调整课时,学校计划7月14日结束补习。但多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并没有明确这轮补习结束的时间。根据往年的惯例,补习至少要持续到8月,到了8月,如果连续高温,学校会灵活放几天假。天气一直凉爽,一般就不放假了。

  “学生不是搞行政管理的,他们怎么懂得这些内容?”冯副校长说。

  “学校没有义务告知学生课时安排吗?”记者问。

  “有时候,学校的工作做得不够细,有些事情告诉班主任,他不一定告诉学生。”冯副校长说。

  7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萧县中学,发现教室内依然有学生在集体上课,并没有如校方所称,如期于14日结束补习。

不来补课,就掀课桌

  记者在皖北地区数所中学走访发现,高三毕业班暑假集中上课并非个别现象,部分学校高二学生也加入假期上课的行列。一些教育专家表示,各地补课都很普遍,越是生源大省、高考竞争压力大的省份,补课越严重。假期不补课的地区,反而属于特例。

  假期补课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老师也叫苦连天。安徽省淮北市一名王姓高三老师告诉记者:“忙活了一年,确实很累,我们希望利用假期休整一下。但学校要补课,我们也没有办法。”

  对班主任来说,除了应付教学疲劳战外,他们还有一个更加头疼的任务:对不愿意补课的学生,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把学生“请”回学校。

  高三学生赵翠认为假期补课效率不高,更多是心理安慰,所以决定不参加学校的集体补课。但在班主任3次电话催促后,赵翠“屈服”了。“班主任已经向我发最后通牒了,再不过来补课,就要把我的课桌掀掉。”赵翠说。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