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13日讯 《我的兄弟叫顺溜》在领导了央视新一轮收视狂潮的同时,也引发了褒贬不一的热议,记者在观看此电视剧的过程中,尽管也为生动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但观后却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待后来仔细回忆,便发现剧中不少人物和情节以前都曾在其他作品中见过,原来这部电视剧竟是一部东拼西凑的剽窃之作。
前半截剽窃《兵临城下》
《顺溜》中间部分用了很大篇幅描写顺溜和日本狙击手山本之间的对决,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完全是套用好莱坞大片《兵临城下》的故事主线:顺溜和瓦西里一样,从小便是猎人,因此天生便有如神般的好枪法,走上战场后更是从无知少年迅速成长为战斗英雄,都遭遇了敌方的王牌狙击手而演绎出一段精彩的对决故事。《兵临城下》中的党代表达尼洛夫为了完成击毙敌方王牌狙击手的任务,牺牲自己引出了敌人,使瓦西里成功完成任务;而《顺溜》中更是刻意安排了原本并不必死的三营长挺身而出,吸引敌人,帮助顺溜击毙山本,只不过模仿的很拙劣,德军狙击手一枪毙命,而顺溜却把山本留了活口。
编剧朱苏进这样解释网友对其抄袭的指责:“绝对不是,我很长时间没有写军事题材的作品……一闲下来又赶上机会,就把过去积累的军事素材拿出来写,我从小在军队中长大,自己又当过兵,对军队的事儿非常熟悉,所以写起《顺溜》来也不难。”只不过,从小长在兵营里的朱编剧却似乎对我军战史一窍不通,事实上,《兵临城下》中的瓦西里确有其人,在二战中共击毙德军四百多人,而查遍史料,抗日战争中我军实无狙击手这一兵种,更没有这样的战斗英雄,倘若没有前人栽树,后来的朱编剧能否想出这么个故事就很难说了。
人物剽窃《亮剑》
六分区司令陈大雷一亮相,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那做派,那行头,说话那股二愣子劲,分明就是翻版的李云龙,只是这版翻得不怎么样,李云龙每战必捷,陈大雷在二十六集中打了两仗,基本上全都打成了光杆司令,剧中陈大雷是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英雄,但光从剧本的表现来看则只有败绩,如果说李云龙是勇敢和豪爽,那陈大雷则只是莽撞和执拗,如果李云龙是装傻充愣,那陈大雷就是有些真傻了,否则也不会总是落入敌人的包围圈。
后半截剽窃《墨菲的战争》
《墨菲的战争》是1971年英美合拍的二战题材电影,故事讲述了墨菲的船被德国潜艇击沉,战友全部牺牲,只有墨菲活了下来,故事结束了,但墨菲最终还是用鱼雷炸沉了德军潜艇,为战友们报了仇。
不难看出,《顺溜》的最后一部分情节完全套用了《墨菲的战争》,只不过墨菲是要为战友报仇,顺溜是要为姐姐报仇,德国潜艇变成了日本军人。《墨菲的战争》中有个经典情节,当墨菲开着船去炸德军潜艇时,女医生在岸上追着喊道:“墨菲,战争已经结束了。”墨菲的回答是:“我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而《顺溜》中,当翰林告诉顺溜战争已经结束时,顺溜的台词则是:“日本人杀了我们多少人,现在说不打就不打了,回国了,你们的战争结束了,我的战争没有结束。”如此雷同的情节和台词不是剽窃是什么。
《我的兄弟叫顺溜》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收视率不外乎几个因素,题材的新颖、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可本剧的这几个特点居然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这也难怪它会这么火,编剧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自然会与众不同。只是如果剔除了这些被“借鉴”的成功因素,这部戏还剩下了些什么?恐怕光剩耍贫嘴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