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艺术家来说,成名要等到死后,而对于有些艺术家来说,成名却很早很早,梵高、毕加索属于前者,而迈克尔-杰克逊是后者,他是幸运的。
犹记得一代影帝马龙·白兰度于2004年7月2日去世时,得到了《纽约时报》这样一段伟大而忧伤的评论:这不是一个演员的离开,这是一个时代的离开。
历史上得到这样评价的人屈指可数,林肯是,肯尼迪是,猫王是,甚至连戴安娜王妃也是,但杰克逊一定是确凿无疑的。他的一生充满光辉和血泪,22岁即成为世界上最受崇拜的流行音乐天王,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亿万歌迷,拥有世界上销量第一的专辑,此外一个人支持了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但他又是不幸的,整容失败、娈童指控、身体每况愈下,这些都给杰克逊的艺术事业蒙上阴影。但如果这些所谓的负面新闻在除了他的铁杆粉丝外尚引起旁人的鄙夷,那么作为上世纪最传奇的流行音乐家,杰克逊的历史成就又是别人所无法超越的——一个普通的黑人,5岁开始唱歌,8岁担任乐队领唱,其后音乐才华如泉水喷涌,一发而不可收拾,直至大红大紫,领美国流行乐坛之风骚,创世界演艺市场之神话,有吉尼斯世界纪录为证。
很显然,杰克逊的辉煌令世界音乐人望其项背,他的离去是欧美乐坛的重大损失,席琳-迪翁、埃尔顿-约翰、麦当娜……一个个伟大的名字在其面前无不黯然失色,却旗帜鲜明的对他的音乐成就作出首肯,并沉痛缅怀,一生的红颜知己伊丽莎白-泰勒得知噩耗后是讲不出话来的。
无怪杰克逊逝世的新闻占据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头条,《时代周刊》以《迈克尔-杰克逊之死:天才与悲剧》为题高度评价他。在美国,各式各样的悼念活动纷纷开展,应接不暇;在中国杰克逊的歌迷在网络上自发组织哀悼活动,在南美、在欧洲、在非洲……一定还有喜爱杰克逊的人们在哀恸,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杰克逊不仅拥有非凡的作词作曲才华,还在场景制作、编曲、演唱、舞蹈、乐器演奏方面都卓有成就,如此一个音乐全才近百年所罕见,他融合的黑人节奏蓝调与白人摇滚的独特的MJ乐风引领流行乐的先锋,他时而高亢愤疾、时而柔美灵动的嗓音更是迷倒万千歌迷,杰克逊更是中国80年代年轻人的集体记忆符号,就连邓丽君、刘德华都是他的崇拜者,关于杰克逊一生的成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今晨杰克逊逝世的消息传来,竟有些不知所措,我也分明知道近年来滥服药物的他随时都有可能因久已存在的心脏病突发猝死。尽管对杰克逊的死早有预计,但是谁也不愿这个伟大的天才提前告别人生的舞台。他的存活本就给很多人以勇气,不仅如此,全世界的乐迷都不可能离开得了音乐的天神,或许他再不能上台,但是曾经那些鲜活的记忆都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一个个婉转的音符跳动着华彩乐章,一句句歌词震撼着大众的灵魂,就像两首歌里唱的那样《Youwillneverwalkalone》(你永远不会独行),《Healtheworld》(拯救世界)。
创造无与伦比的音乐成就却又丑闻缠身饱受场外诘难的杰克逊是一个传奇,那些音乐的故事烙在了历史的天空里并继续推动流行音乐的繁荣;那些陈旧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又随着光阴的荏苒和“身后是非谁管得”的莫衷一是烟消云散;而那些所有关于杰克逊音乐的美妙时刻都令人无法释怀。
此一刻,杰克逊驾鹤西行,向左;流行音乐的世界向右,摸索未来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