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双鸭山加速提升农业和农村发展质量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6-23 08:41:53

  东北网双鸭山6月23日讯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引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粮食产必保160万吨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6.5%和6%。这是双鸭山市今年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过去的一年,双鸭山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58.8亿元,增长19.5%。粮食产量达到174.2万吨,增长28.6%,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4858元,比上年增长25.7%,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面对喜人的形势,今年双鸭山市决心乘风而上,加速提升农业和农村发展质量,努力在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革、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六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强力推进4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全面加大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推进力度,推广先进科学技术14项,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和有机、绿色、无公害作物种植面积,全市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要达到130万亩。

  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重点,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机制为保障,采取大户承包经营、农户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经营、集体反租经营、龙头企业基地化经营、场县共建经营等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结合推进土地流转,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确保离地农民有一技之长,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今年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3.2万人,力争实现劳务收入5.8亿元。

  实施农机化“十、百、千”工程,以股份合作、县场合作为主推模式,建设现代化农机作业示范区、组建农机合作社和发展农机大户,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年新增现代化农机作业示范区5个、农机作业合作社9个、农机大户150户,大中型拖拉机2000台、配套农机具3750台,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7%,农机跨区作业面积120万亩。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龙头企业牵动、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产品交易市场拉动和品牌联结驱动相结合,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整合资源,做大主体,做优品牌,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66家,销售收入争取达到40亿元,带动农产品基地320万亩、农户11万户。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要比上年增长10%。科学谋划和实施好以大型灌区和农田节水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低产田改造,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打抗旱水源井,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完成定国山、庆丰、团结、红新等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

作者: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