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们在进行教学交流 黄金华 摄

66岁的刘荣范老师辅导学生作业 黄金华 摄
东北网双鸭山6月18日讯 凭着5名退休代课教师,竟然惊人地撑起一所重庆市忠县最偏远的村级小学五个班的教学任务。
就是这5名代课教师,他们年长者66岁,年少者38岁;他们当中,有四人是退休后重返教坛;他们放下自己半身不遂的妻子,忍着独子杳无音信的痛苦,不挣每年2万余元的大钱,而做每年6000元的“傻事”。
是什么原因,让这5名代课教师舍下自己的亲人,坚守着163名来自重庆万州、梁平、忠县偏远山村的孩子,让他们如此执着地站在三尺讲台上,坚守教学一线,为孩子们传授知识?15日,记者带着种种疑惑,走进忠县东北角,地处梁平县、万州区和忠县交界的忠县汝溪镇老林村悟宿小学采访时发现,这里学生、家长、同行和镇领导,均被他们教学质量和敬业精神所感动。
惊人:五名代课教师撑起一所村校
15日10时20分左右,当记者跨进忠县汝溪镇老林村悟宿小学时,正值学校课间操。操场上,近200名小学生,随着广播中的乐曲声,整齐划一,认真地做着课间体操。
据老林村主任刘光矩介绍,老林村悟宿小学始建于上个世纪初期,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据紧邻小学居住的原村主任蒋大伦称,这所村校是原白庙乡、新场乡的中心小学,鼎盛时间,曾招收有辖区适龄儿童上学达12个班,数百学生;1992年左右,这里仍有小学至初中所有年级的班别,至2002年,虽然初中被转移到了乡政府所在地,但老林村小学仍在全县村级小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村支书蒋大恒告诉记者,虽然老林村悟宿小学经历了近百年历史,但目前支撑起这里教学任务的,却是5名代课教师。
这五名代课教师中,年长的蒋大禄66岁,最小的刘莲老师38岁,四名代课教师,退休前教龄分别为30至42年不等,四名退休教师中有两名小学高级教师和两名小学一级教师。就是目前仍没有教师资格的刘莲老师也有幼教教龄14年,小学教龄近1年。
艰辛:老林村悟宿小学没人愿意去工作
“我们村小学校距离最近的白庙场也有14公里,离汝溪镇上有20余公里,徒步走小路到白庙场也要2个多小时。家住白庙村12组的蒋大禄老师,到校抄近路也得2个半小时,其他老师最近的也要一个小时以上。如果从白庙场乘摩的到学校,单面车费也要30元以上。其住宿、生活条件更为艰苦。”村主任刘光矩介绍。
记者老林村小学看到,整个校园呈“椅子”形,三栋不同年代修建,一楼一底的土木与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形成鲜明对比,它们见证了小学在不同年代的变化史。左边一排老式土木结构的房屋,是上个世纪初创建村小的教学楼,这座教学楼虽然有些年岁了,但却依然坚固。与建校初期的教学楼相对应的,是2008年落成,面上贴有磁砖的砖混结构的“悟宿小学”教学楼。在两栋教学楼之间的上方,是上个世纪末,由红岩汽车厂捐赠修建的教学楼,目前为教师们的宿舍和办公房。
60岁的小学负责人蒋崇联老师介绍,目前,这所村小有一至五年级各一个班,在校学生163人,加上幼儿班40人,全校共有203名学生。
由于老林村小学属是汝溪镇最偏远的小学,也是忠县东北角与梁平、万州交界的一所小学,因此,除原沙湾村、马田村、老林村的孩子们均在这里上小学和幼儿班外,与此相邻的梁平县石安镇骆马村,万州区培文镇红鼓村,忠县野鹤镇清河村,也有24名学生在这里上学。
为解决学生中午吃饭问题,家长们为每个孩一学期出30元钱,要求学校请人自带燃料,为全校学生蒸饭。
“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前两年到这里任教的老师均是实行轮岗制,一任教一年,并且每个老师到这里任教,都是走学,摩托车上下班,根本没有老师愿意在这里扎根教学。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中心校才被迫请退休教师代课。”村支书蒋大恒显得如此无奈。
感动:忍痛抛妻弃高薪守三尺讲台
“我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已经66岁的退休教师蒋大禄,2008年秋季开学时,便带着61岁的妻子刘素芳从白庙场附近的家里,来到老林村悟宿小学,担任起了三年级34名学生的代课教学任务。在快一年的教学中,蒋大禄已经舍不得丢下这里的孩子们了。
“蒋大禄老师是强忍着独子杳无音信近20年的痛苦,带着妻子来这里教孩子们啊。”记者随做家访的刘莲老师一起,来到老林村8组村民郎文树家采访时,58岁的郎文树说出这番话时,这位刚强的汉子泪水竟然夺眶而出。
已经从事幼儿教育14年的刘莲老师,2008年秋季被白庙中心校聘请到老林村悟宿小学,担任该校五年级的代课教学任务,但38岁的她却不具备备教师“资格”。
刘莲介绍,她的老公办有一个农村乐队,乐队人均年纯收入不下2万元。她曾几次趁放假的机会,到沿海及邻近的万州等地打工,但每当想起家里的孩子们等着她去上课时,又忘记了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毅然放弃打工,回到学校继续当起了她的孩子王。
就在她被白庙中心校聘请担任老林村悟宿小学五年级代课老师时,也曾与老公大吵一架。因为连一个教师“资格”都没有,又能唱会跳的她,竟敢不“听”老公的话,丢下每年2万余元收入的乐队不干,却甘愿守穷去当自己认定的“老师”。
刘荣范老师是老林村悟宿小学二年级教师,但他60岁的妻子谭乾瑜却因半身不遂而生活不能自理,刘老师每天得早晨为妻子准备好午饭后,再步行一个半小时去上课,放学后再回家为妻子煮饭,侍候妻子。
可贵:代课教师坚持家访感动学生家长及村民
在老林村小学,有着与其他学校不同的规矩:每位老师每月做一次学生家访。
“学生家长们看到去做家访,便纷纷煮好腊肉,等我们回来时去吃,以表达他们的心意。”五年级代课老师刘莲显得有些激动。
在老林村民及学生家长心目中,老师做学生家访,几乎成了一种惯例,从不间断。
记者在采访五年级学生刘郎贵的外公郎文树时,他对记者称,刘郎贵的爸爸是他的上门女婿,因刘郎贵的父母均外出打工,平时刘郎贵便由外公郎文树老两口照顾其生活。
“老师家访,不仅能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较为全面了解,而且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郎文树介绍,自从代课老师开始教刘郎贵,已经中断两年多的家访,又重新开始了。
代课教师对学生如此认真负责,其敬业的教学精神,让学生家长及村民们感动,更让村里的干部们佩服。
评价:教学质量和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老林村小学的每一位代课老师负责一个班的教学任务,其所有课程均由其独立完成。但其待遇是每月600元工资。
由于教师们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为保证不耽误学生们的主课教学,老师们只好将英语等近一半科目放弃。
“在老林村小,教师们虽然是代课,但其教学态度和质量,与本地两个老师教一个班,且科目齐全的同年级相比,他们是最优秀的。”老林村支书蒋大恒、主任刘光矩和村民们如此评价代课老师。
“老林村小的代课老师们,在同等条件下的教学质量和敬业精神,确实令人敬佩,更让人感动。”其主管的白庙中心上学校长吴永周,汝溪镇党委书记陈频如此评价老林村小的代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