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岭东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坚持以商招商、以友招商、以情招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呈现出大项目引进有所突破、项目结构不断趋优、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区域经济厚积薄发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14.85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4.4倍;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万元大关,比2006年增长了2.4倍。
2009年,我区将坚持“园区引领、三业并举,延伸链条、结构升级,社会民生、协调发展,山水生态、建设新区”的发展思路,围绕园区和优势产业招商上项目,力求在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上实现新突破。
一、依托优势,借助外力发展。一是依托工业园区优势“借凤筑巢”。依托冶金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建龙配套项目,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管理集成、良性发展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力度,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园区。要加快落实龙海机械制造二期项目、年加工5万吨煤焦油和年加工3万吨的粗苯二期项目的前期工作;要着力抓好年产40万吨废钢加工项目前期和冶金渣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工作。要积极整合区内物流企业,加快钢铁、煤炭、建材等交易市场建设进度,及早形成物流产业。二是依托煤炭产业优势“借势做强”。继续加大煤炭精洗加工能力,着力推进年入洗原煤80万吨的瑞鑫洁净煤项目、年入洗原煤60万吨的安通洗煤二期扩建项目和年入洗原煤60万吨的长山洗煤项目建设,力争全区年煤炭精洗加工能力达到420万吨。三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借篷使风”。围绕我区山水旅游资源分布集中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优势,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发安邦河源头游、生态观光游等旅游项目。要重点抓好总投资4500万元的定国山水库广场及露天浴场项目建设。同时,依托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资源和宗教庙宇优势,加强与双鸭山林业局合作,积极招引大集团、大企业对青山旅游项目进行深度开发。四是依托国家政策机遇“借梯登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有利契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依托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吸引省内外开发商来岭东投资开发房地产业。今年在完成4.5万平方米东湖小区二期配套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和实施定国山水库地带岭东新区建设规划,按照生态环保、宜于人居的建设标准,利用3至5年的时间集中力量建设岭东新区。
二、创新思路,实现科学招商。一是招商引资定位求高。要注重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注重新兴替代产业的培养。新上项目要突出钢铁和煤炭产业链条的延伸,在开发其下游产品上下功夫。要重点引进以高炉水渣、转炉钢渣、煤矸石及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项目。 2009年,全区力争新增千万元以上大项目5项,新增5000万元大项目1项。2009年招商引资必保完成15亿元。二是招商引资方向求准。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多上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项目。借鉴同类资源型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煤转气、煤转焦等煤化工项目,提高钢铁资源利用率。要依托建龙产业优势发展机械、化工、建材等吃配项目。要认真做好东湖广场区域旅游景观开发工作,重点抓好沙滩浴场建设,力争早日交付使用,使之成为最具特色、最有品味、最能吸引广大群众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和避暑胜地。三是招商引资方式求活。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坚持领导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互动、干部促动,推介我区的资源、产业和环境优势,宣传我区科学发展思路,提高我区的知名度。要以建龙工业园区为总牵引,积极引进配套项目,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聚集效应。四是招商引资机制求新。突破地域局限,拓展招商领域,与周边区县市密切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完善激励机制,实行重奖制度,以此调动全区上下投身于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形成人人招商、全社会招商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环境,打造服务平台。一是建设基础设施平台。继续完善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为外来投资者生产、生活创造更为便利条件。二是打造政策支持平台。坚持对外来企业实行 “一事一议”和“一站式”服务。对企业在税费征缴、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能放宽的放宽,能优惠的优惠。三是搭建投资服务平台。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和部门包保项目责任制,深入企业协调解决投资者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快冶金工业园区组织机构设立工作,配齐人员,建立制度,尽早发挥职能作用。四是营造法制保障平台。严格招商引资工作禁令,对违反“限时办理”规定和有“三乱”行为者予以严肃处理,努力营造亲商、爱商、护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