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央视的评论将以什么风格为主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6-15 08:47:23

  有消息称,中央电视台将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评论员队伍,以提升《新闻联播》的评论质量。

  说起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其几乎是占了“垄断”收视的地位。因为,在每日的19:00到19:30期间,不仅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在播,而且各地方电视台也几乎在同步转播。因此,叫人不想看也很难,除非你关掉电视机。然而,其到底在播发些什么消息呢?对此,我们或许都早已不约而同地看出了一个规律。那无非就是领导活动、地方消息和国际消息之三大版块而已。

  而对于这些新闻,我们并非只有在中央电视台才能看得到,而且也用不着非要等到每日19:00到19:30的这个特定期间。因为,我们随时随地并随便进到某一个网站就可见了,而且所见的信息还会更多更广更及时。因此,我们好想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里看到与其它媒体一样的一些时事言论文章。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其却一直没办好,甚至没办到而让我们遗憾多年。

  当然,说《新闻联播》没有播发过言论文章,这是很冤枉中央电视台的。因为,他们偶尔也播发个一篇。但是,那在更多的时候是转发如《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的社论或评论员文章,以及“千载难逢”的发表一下“本台短评”。因此,无论是转发人家的也好,还是自家原创的也罢,总之并非是在常态地播发一些评论文章。于是,评论文章出现在《新闻联播》节目里的机遇,似乎是要看广大观众的运气如何了一般。

  出现此情此况,是评论员太少或写的文章不够多吗?不!因为在其它媒体的评论部天天都会收到成百上千的稿子,许多时候才造成编辑的电子邮箱因爆满而堵塞。是所投评论文章的质量不够高或不够好吗?不!因为在其它媒体评论版块所发表的文章,其大多数都还能让人喜闻乐见而引起共鸣。因此,只要中央电视台有播发评论文章的需求,我想也会是稿源连绵不断,并能选到自己所需要和满意的。于是,这是一个其要不要在《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评论文章的问题。不然,请中央电视台公开评论文章的投稿邮箱试一试就知道了。

  观众在盼望,评论员在盼望。不知是精诚所致而金石为开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过,依笔者来看,大概是“大势所趋”吧!很高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里,终于有播发评论文章的意向了。而且,其欲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评论员队伍的计划,使我们看到了在《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评论文章会将是一个日日有的常态举措。因此,我们也恭喜中央电视台!祝福中央电视台!当然,更是要感谢中央电视台!

  笔者组了一个汇聚有200人的QQ群,里面的人是全国的一些评论员或媒体的评论编辑。当中央电视台会在将来于《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评论文章的消息传出后,群员们是高兴不已,并摩拳擦掌地准备一展风采。当然,组建评论QQ群的也并非我一人。因为,就我所加入的评论QQ群也有10多个。所以,大家也在将这一好消息奔走相告。但是,虽然高兴归高兴,理性的评论员们也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所以他们很快就平静下来在做一个猜测性的探讨。那就是中央电视台将在未来的《新闻联播》节目里会为主播发什么样“风格”的评论文章呢?

  由于中央电视台是全国电视界“大哥大”之“领军”脚色,所以其不仅“波及”全国,也“波及”于世界各地。这是颇具影响,颇具“权威”的。于是,我们说其是代表国家媒体形象之一,这恐怕也不足为过。但是,正因为其“地位”之高而属“国家罗汉”级,所以在未来《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的评论文章会不会走的是目前一些党报所谓“社论”或“评论员文章”之风格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似乎就与之前别无两样了。其只不过,之前是转发人家的,而现在是“本台”的。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社论”或“本台评论员文章”这种文章,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不是天天会有的。所以,即使未来有,这一定也是一天打渔,而数日晒网的事。同时,虽然我们不能说如“社论”或“本台评论员文章”之风格不好,但是这种高唱凯歌的文章,如果天天都是,这恐怕难免不会让人生厌了。而事实上说个实在话,即使其偶尔有,这恐怕爱看爱听的也不是很多。

  毕竟中央电视台与一些党报之类是有些不一样的。因为,党报之类在普通百姓之中发行或零售量并不是很高,所以它的读者更多的还是机关或团体人士。而中央电视台,其几乎是已走进了普通老百姓之中的,所以它的接触群体与党报之类是有异的。于是,民生或社会话题才是老百姓们所喜闻乐见的。因此,中央电视台在未来的《新闻联播》节目里所播发的评论文章,只有以“为百姓呼”为主才更能让更多的观众所接受或喜欢。而事实上,目前的许多党报也在走都市报贴近百姓的风格,而在转变自己原来一味高唱凯歌的风格了。

  说到此,笔者想起一件相关的事来,于是就想在此说出来或许对中央电视台有一些参考作用。那就是在前几天的高考期间,其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发了一篇“本台特约评论员”冯雪梅写的评论文章。记得题目是《高考需要平常心》。该文发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作用,而且也让许多评论员同仁纷纷叫好。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说的是与百姓有关有帮助的事。

  因此,中央电视台未来将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多播发评论文章,这是好事。然而,好事要办好,更要办得很实实在在而于普通老百姓更有益。当然,这就更关键取决于评论文章的风格等是以高唱凯歌,还是以为百姓而呼为主了?请三思而定!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