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喜见高考作文越来越“现实”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6-09 09:04:10
 7日上午11:30,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从已知的情况看,上海市的题目是《金融风暴中的我》,江西省的题目是《兽首拍卖》,江苏省的题目是《品味时尚》,安徽省也把《生活给我智慧》作为高考作文题,等等。网上有人评论说,现在的高考作文是越来越“现实”。

  之所以说高考作文越来越现实,是因为在去年的高考中,全国有6个省份的高考作文,直指当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被教育界认为是“在所有人预料之中,同时又在所有人意料之外”。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比去年更丰富多彩,更贴近现实,也并不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高考作文越来越“现实”,对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生来说,也许有些意外。毕竟,金融风暴、拍卖兽兽之类的事情,距离清净的校园还有些距离。但要求考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却是新课标的方向。天天抱着书本“死读书”,连发生在身边的重大时事都不闻不问,这样的教育,似乎有些南辕北辙的意味。

  十年寒窗苦读,就为金榜题名。但遗憾的是,很多考生在应试教育中春风得意,在现实生活中却差强人意:离家读书还要把脏衣服往家寄,外出迷路只会“一条道走到黑”。这中间虽然家庭溺爱的原因,而瞄准高考教学,对准高考学习的教育模式,也不能说没有责任。围绕考试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多少能真正成为很快与社会“对接”的人才?

  高考作文越来越“现实”,体现的是高考与现实生活的“无缝链接”,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教育的“指挥棒”:考生不仅要“一心只读圣贤书”,还应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从课堂和课本之外获得相应的知识。

  的确,一个高考作文题的导向作用有限,一场高考也难以承担培养一代人的重任。但年年高考作文题都是如此“现实”,所有的高考题目考的都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学校和家长也许就不得不考虑,怎样扩大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从单纯的书本中跳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因高考作文题而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进而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而言,谁能说不是好事?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