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幼考,“中国式教育”大小通杀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6-05 09:37:38
         两岁半的幼儿可能刚刚学会几句儿语、六七岁的儿童可能才会唱几首儿歌,面试官却要测试他们100以内的加减法、或者要求1分钟英语自我介绍。如今上海一些幼儿园、小学入学面试的难度大得连成年人都要动一番脑筋,很多孩子吓得啼哭不止。

  上海的情形,乃是许多地方的缩影。中考的背水一战、高考的破釜沉舟,已是有目共睹,而现在想上一所小学、想上一所幼儿园,孩子也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了。有统计数字表明,小学名校的考试录取率远远低于中考和高考的录取率,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考大学叫高考,考高中叫中考,那么小学的入学考试,幼儿园的入园考试,是否可以称为“小考”和“幼考”?

  为了与“小考”“幼考”接轨,时下出版社出版了“小学入学宝典”“复习丛书”,幼儿园开办了各类辅导班,不少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名,每天晚上都要安排孩子复习白天的学习内容,并练习钢琴、书法、绘画。学龄前儿童在入学前还要反复进行所谓的摸底考、模拟考。这么多的功课要做,时间不够怎么办?回答是问睡眠要。为了考时不流泪,只能平时少睡觉。

  但即使是“少睡觉”,仍可能会“流泪”。有的孩子,学了方形、圆形、三角形,却没学菱形,于是就“落榜”。然而学了方形、圆形、三角形,也学了菱形,就一定能“金题题名”吗?回答是未必。倘若又要考椭圆形怎么办?何况还有平行四边形呢!更不必说,纵然孩子什么都知道但偏偏不知道大熊猫爱吃什么,也照样名落孙山。媒体曾披露,有一个幼儿在“招生考试”中回答“大熊猫爱吃什么”这个考题时,答了“蛋糕”而惨遭淘汰,因为“标准答案”是“竹子”。

  想上一流的大学,必须先上一流的高中;要想上一流的高中,必须先上一流的初中;要想上一流的初中,必须先上一流的小学;要想上一流的小学,必须先上一流的幼儿园;想上一流的幼儿园,必须先熟读“幼儿入园宝典”,必须作1分钟英语自我介绍……这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此话今天几乎已成了金科玉律,有孩子在上高中的家长这样说,有孩子在上初中的家长这样说,有孩子在上小学的家长这样说,有孩子在上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现在终于连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的家长也这样说了。大家都这样说,终于都闹迷糊了,这“起跑线”到底在哪里啊?“起跑线”迷失了,“应试教育”的灾难却谁也躲不开了。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