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前,北京、上海一些高三班里,逐渐有学生缺席课堂,甚至出现“空巢”班级。重庆市一些重点学校的考生整班出现“空巢现象”。
从媒体报道高三学生缺课考托福的心态来看,是将这个现象当成个“事儿”来报道的。其实,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中学生参加洋高考,这本来就是时代潮流,未来将有更多高中生到国外读书,也许这只是刚刚开始。在我国港、澳、台地区,高中生到国外读书本来就是自然选项之一,在国外,留学更是自然选项之一。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只要家庭经济状况允许,人员依照个人意愿自由流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中学生到国外留学,一些人到国外就业,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这只是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罢了,只要他们能“消费”得起国外就学的成本,就没什么不可以。
近年来在许多城市,每年总会有许多高中生将洋高考锁定为就学目标,国外许多大学越来越吸引中国学生的目光。与此同时,国外大学也将赴中国招生当成学校招生“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在中国各大城市设立了招生点。如果说教育也可以当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话,那么,国内学生购买国外的教育产品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国外大学将自己的教育产品推销给中国学生,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当然,如此“空巢现象”也确实像个“事儿”,这说明这个班的学生,竟没有一个人看上国内大学,国内大学的“颜面”不保是肯定的,其竞争力如何也可见一斑!不知道国内那些热衷于购买排行榜来增加名次的大学作何感想。多年来国内高校的楼越来越巍峨壮观,大师却越来越少;论文“抄”得天下皆知,学术却越来越少;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教育出来的学生却越来越没市场,每年居然有百万之众找不到工作。这样的大学,被学生们用脚来投票,放弃就读和报考,实在是学生的理性选择。其实,国内那些头牌大学早就应当产生危机意识,比如早就有新闻报道说,国内高考壮元的第一志愿大多选择到国外就读,而不再将国内“名牌”当成首选。在这个意义上,高三学生倾巢“考托”,是对国内高校教育质量的无声批评,提醒国内大学,应当进行深刻反思了。
就此看来,国内高三学生越来越热衷于国外大学,既表现为非常正常的就学选择,也表现为国内高校无法满足学生求学需求的证明。如果国内高校能达到国外长青藤大学一半的教育及学术水平,高中生定然不会首选到国外就读,更不会“倾巢而出”扑向国外大学的怀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