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传真 正文
农垦二九一以科技措施战旱魔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6-04 15:16:45

  东北网双鸭山6月4日讯 当干旱越严重时,农业生产以科技抵御干旱的能力表现的越突显。

  3-5月份二九一总降雨水37.9毫米,比去年同期减少127.5毫米,大风天33天,其中,5月份五级大风天13天,4-5月份八级大风天7天。五月份最低温2.3摄氏度。

  在这种干旱少雨、大风、低温的恶劣天气下,农垦二九一分公司利用单芽播种、田间覆膜、垄上滴灌等措施播种的农作物却没有表现出干旱痕迹。相反,比常规种植的农作物长势高出一头。

  在天不降雨、地不抽水的情况下,呈现出较强抗旱的能力,这主要得益于新农艺与新农机的有机结合。

  气吸单芽播种——“独苗”一穴一棵,不欺苗不争水不争光,耐抗旱。

  今春,这个分公司投资100万元购进了3台美国产的盛满气吸式精播播种机,播种7500亩甜菜和玉米,由于精播的玉米、甜菜播期在4月20日,抓住了春季的土壤墒情,出苗率达到了99%,再加上精播,单穴单颗没有欺苗、争光、争水现象,秧苗生长迅速,近期的旱情,更助于玉米、甜菜的扎根,抵御了大风和干旱等自然灾害。采用精量播种机械不但可保证玉米、甜菜一穴一粒,而且不用剔苗,每亩可节省人工费70-100元,甜菜可增产提升含糖量20%。玉米增产10-15%。同时,还可减少干旱时,间苗伤根、通风等弊端,确保两大作物高产稳产。

  田间玉米覆膜——“保温被”流动雨水,蓄水能力强,干旱不跑水。

  5月28日,在第四管理区第九作业站的450亩覆膜玉米田间,分公司组织的抗旱、夏管现场会,让基层的干部和员工打开了眼界。据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眼明介绍,玉米覆膜不但可增温、保湿,还可以使雨水流动,有雨水时,覆膜可使雨水顺着膜流到玉米根部,实施有效灌溉,当干旱时,有膜覆盖可以使土壤的水分不蒸发,而且膜下的地气与膜外的高温形成潮气,保护土壤湿润,是抵御干旱的最佳农艺措施。参加现场会人员有的把手放进膜里,感觉里面的温度比外面的高出很多,扒开膜下6、7公分就可见到湿土,而不覆膜的玉米干土层达到20公分。“覆膜玉米可提高积温200摄氏度,这样的积温可以增产10%。”分公司总经理石川宝说。

   垄上滴灌——让根直接吸水,节水不浪费。

  在单芽播种的玉米、甜菜垄上安装滴灌管道,旱了就直接滴到根部,既解了根部的饥渴,又不多浪费水,做到了随旱随滴,这是分公司的又一项新的抗旱增产新技术。今年,分公司把新疆滴灌棉花的抗旱增产新技术应用到玉米、甜菜高产攻关田中,采用滴灌抗旱设备,每亩增加费用100元,但收益却高出好几倍,滴灌甜菜每亩可增产2吨,一公顷土地可增收10000元,玉米可实现吨粮田。

  面对今年的干旱威胁,二九一分公司打破打井抗旱惯性思维,从新农艺、新技术入手,从“根”上应对干旱,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作者: 王冬梅 贺双 杨军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