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5月22日电 近几年来,双鸭山市坚持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统一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凝心聚力抓招商上项目,竭尽全力抓民生保稳定,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综合发展实力、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加速提升。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9%、164.7%、20.5%、20.3%和13.8%,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四位。
5月20日上午,由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东北网等多家媒体10余名记者组成的新闻采访团来到我市,就我市如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调整思路、创新思维、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等相关内容专访双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滕喜魁。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跨越。”双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滕喜魁信心十足。
滕喜魁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国应对危机、共克时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借鉴鄂尔多斯和榆林高速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动力,重新审视市情,立足当前和长远发展,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发展目标、创新发展举措,以资源转换、产业转优、体制转轨和城市转型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煤电化钢基地核心区建设,全力推进重大民生工程落实,全力推进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领的“四城同建”,坚定不移地确保综合实力一年位次前移一位、三年进入全省第一梯队目标的圆满实现。
——以打造煤电化钢基地核心区为重点,强力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坚持把招商上项目作为双鸭山振兴之本、转型之根、发展之源和跨越之基,紧紧围绕打造煤电化钢基地核心区总体目标,抢抓国家和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等政策机遇和发展机遇,全力招引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要在招引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上实现重大突破,集中力量开发建设一批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煤电化钢大项目,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带动大投资、拉动大增长、实现大发展,尽快构建起大煤电、大钢铁、大化工、大循环的产业格局。坚持重大项目“五定六保”工作制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班子、一套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法,做到个个项目有人抓、个个产业有人包,环环紧扣、步步紧逼,全力突破资源统筹、要素供给、前期审批等瓶颈问题,全面优化重大项目建设、融资和服务环境,确保重大项目超常规推进。当前,我们将全力推进鲁能120万千瓦电厂、双矿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1000万千瓦特高压电网、航天华源30吨甲醇、清能180万吨甲醇转60万吨烯烃,以及20万千瓦大顶子、蝙蝠山、太阳山、太平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确保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鲁能1100万吨煤矿、90万吨东荣一矿、鲁能180吨甲醇、建龙钢管二期75吨无缝钢管、中铁焦电80万吨焦化二期、华本能源60万吨焦化二期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如期竣工;大力推进国电2000万吨煤炭开采、国电400万千瓦电厂、140万千瓦热电联产、建龙500万吨特钢扩产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尽快达到开工条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市煤炭产能达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达到500万千瓦、钢铁产能达到500万吨、煤化工能力达到500万吨,把双鸭山建成全省最大的煤电生产基地、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以实施惠民民生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把改善和提高民生质量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统筹兼顾、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多元筹资,一体发展、成果共享的要求,切实抓好抓实60件人民群众要求紧迫的大事和要事。加快重大基础项目建设步伐。着力推进总投资30亿元之上,以安邦河治理、棚户区改造、城市“三供两治”、博物馆、客运站扩建等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和通村公路、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农村“三项重点工程”及城区道路管网改造和小区配套工程。目前,计划投资14亿元的棚户区改造建设已全面启动,力争完成改造100万平方米目标。安邦河治理工程的征地、规划和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展开。城区热网续建工程建设明年全部完成,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力争城市燃气普及率年底前达到55%以上。完成3.5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力争2012年彻底消灭农村泥草房。今年所有建制村要全部通水泥(沥青)路,在全省率先实现通乡通村公路硬化。农村自来水入村率达到100%,全面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加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进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确保一年推进、一年见效,力争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以整村扶贫为重点的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完成第四批扶贫开发工程35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突出抓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及“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扶持创业2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2万人,全力保持基本稳定的就业形势。同时,把今年作为解决信访问题攻坚年,实行解决问题公示制、目标承诺制、进度限时制、效果督查制、定期通报制、挂牌销号制和领导包案制等制度,力争基本解决信访历史遗留问题和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重点,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城林相拥、林水相依、生态和谐、宜于人居”的创森理念,不断强化行政推动力、政策吸引力和群众创造力,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三优”文明城市和省卫生城市“四城同建”,强力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山体恢复和城乡环境整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双鸭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重点加大四个力度:加大创森工作力度。到2012年,全市要消灭山体“开天窗”、“鬼剃头”和超坡种地现象。同时,不断加大以饶河界江、森林和宝清四大湿地、城区山体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安邦河、挠力河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努力使我市生态环境和城乡环境达到全省上游水平。加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力度。强力推进污染物减排、污水集中处理和能源替代等项工作,重点在排污企业治理、推广使用新型清洁能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新上项目的环境管理上实现新突破,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加大“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度。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抓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五化”工程,进一步提高优美环境创建水平;要突出整治交通秩序、依法行政秩序和窗口服务秩序等,进一步规范提高优良秩序层次;要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活动,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供水、供气、物业、环卫等民生问题,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促进优质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加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力度。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原则,强化硬件和软件建设,确保2010年四个区完成创建省级卫生区目标,2011年建成省级卫生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