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两保两增”成就双鸭山市低保户新生活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5-21 08:50:06

  东北网双鸭山5月21日讯 搭建低保人员就业平台、打造困难群体创业基地、强化低保人员技能培训、改善低保人员生活生存质量,越来越多的城市低保户由此摘掉了“穷帽子”,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这是近两年来双鸭山市开展的“两保两增”活动带来的喜人景象。

  自2006年以来,市民政局和市就业局联合开展了城市低保“两保两增”活动。即对全市低保对象开展“在确保应保尽保基础上,保持低保对象积极脱贫致富精神状态,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门路”活动,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和就业中介服务,对有创业意愿的低保对象提供资金及政策扶持。截至目前,全市低保对象中共有362人脱贫致富主动退保。

  以“两保两增”为载体,救助全方位。我市民政和就业部门努力为低保人员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对低保对象再就业或创业的,可在民政部门一次性领取6个月的低保就业扶持金;再就业后家庭月人均实际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继续享受6个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并对贫困对象实行送岗位、送技能、送信息,优先就业、优先扶持、优先培训的“三送三优先”,极大调动了低保人员创业致富热情。2007年,全市共有172户低保家庭脱贫;2008年,又扶持190户低保家庭通过发展养殖、小食品加工、小吃部等实现全部脱贫退保。

  以“两保两增”活动为契机,扶持多样化。县、区民政部门结合各自实际,纷纷推进形式多样的“两保两增”活动。岭东区以社区为就业基地,在全市率先成立“低保创业联合体”,低保对象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捆在一起创业,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四方台区依据低保对象自身特点,分成政策扶持脱贫型、精神脱贫型、劳务输出脱贫型、技能培训脱贫型、资金扶持脱贫型等五种类型,定向脱贫。

  以“两保两增”为依托,服务无极限。扶贫先扶智,治家先治愚。为促进低保家庭子女“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建立了三处低保家庭子女就业培训基地,对初中毕业的低保家庭子女进行为期两年的免费培训。培训专业有电焊、汽车修理、计算机、幼师等。2008年第一期就招收学员170多名。市民政局为每名住宿生提供每月150元生活补贴,每名通勤生提供每月30元的通勤补助。校方与学生签订了劳动就业合同,保障了低保家庭子女优先就业、优先选择职业,进一步激发了低保家庭靠自身努力脱贫的积极性,已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低保家庭的广泛好评。

作者: 王玉辉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