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现时经济环境,市内很多餐厅都大打特价牌,以求薄利多销。但有一些餐厅就不随波逐流,躲在属于自己的一栋小楼里,自成一家,用好料,慢煮细烹,不急不躁,用心地做属于自己的心机菜。他们就像昔日那些吃主儿的私厨,有的不设菜单由师傅拍板,有的不接受非预订之客,虽然没有打出私房菜旗号,反而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私房菜。而非像之前私房菜流行时的不少所谓私房菜餐厅那样,既可以随你点菜,又开大门拼命招揽,唯恐人不够多、货去得不够快,环境吵吵闹闹之余,完全失却私厨的精煮慢叹的真义。
重本靓料打造的地道意大利菜
在广州,纯粹的意大利餐厅很少。但如果罗密欧和朱丽叶是生在广州,想必会挑Piccolo的阳台做他们的故事发生地,既宽敞又视野开阔,铁铸栏杆外,绿阴如盖,幽静如在水一方,完全想象不到它是坐落在旺中之旺的东山口。
小别墅里的幽雅阳台
独立小别墅里面这家小小的意大利餐厅名叫Piccolo(意大利文“小”的意思)。它一楼的门口小小的,仅容一人上下,掩藏在一堆小店铺里面,不留意的人两步就错过了,但是上去了,却会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室内装修并不奢华,是那种意大利家庭式的简约装修,雪白墙上是三排悬空书架,红色绒面高背椅子配着鲜红桌布的小桌子,衬着窗外翠绿如滴,一室生机盎然,透出一股家常的亲切,叫人心情舒爽。尤其是在近午时分,在两米多宽的阳台上坐下,阳光透过密密的绿叶洒下,清新亮丽。
食材、调料舍得下重本
这是一家南部意大利人开的餐厅,当时他一眼就看中了这栋红砖斜顶的老房子,于是就租下来开了这家餐厅,当作是朋友间的聚脚点。而餐厅的所有菜式都是老板按照家乡口味亲自设计的,然后再手把手地教给有多年意大利餐经验的中国厨师,一丝一毫都没有迁就本地人口味的意思。平时来这里吃饭的多是外国人,或者是对意大利菜有一定认识和认同感的海归食客。
由于外国客和海归客占了过半,加上老板本身是个低调的人,餐厅开业至今,多是靠熟客带生客的口碑相传,所以老板在食材和调味料上特别舍得下重本,100%橄榄油和95%的意粉都是从麦德龙进的货,牛肉是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在阳台门边还摆了张调味桌,海盐、黄芥辣等进口调味料一应俱全,再仔细一看,那瓶任客人使用的黑醋,居然都是意大利原产醋!套用去踩场的行家一句话形容就是:“简直是个crazy(疯狂)的老板!”只有这种带上了朋友聚会色彩的餐厅,才会如此坚持。
分量十足还免费无限加
Piccolo做的是半私房式套餐,分为60元、70元以及150元三种,分别是开胃菜+主食、开胃菜+主菜,以及开胃菜+主食+主菜+甜品三种,主食和主菜的固定品种各自有5种可选,而150元套餐则是师傅拍板,菜式每天由师傅手写了在黑板上。乍一看只有4道菜,貌似不够饱肚。其实这里光是开胃菜,天天都有6到12款之多,人多时会以自助餐形式摆出,人少时则由师傅独立摆碟按位上,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免费无限加。不过建议大家先别急,因为之后的主食主菜分量都很足。这里的肉酱千层面做得很地道,是餐厅自家手制的,一斤金象面粉下足38个蛋黄,把纯牛奶和意大利皱皮茄打浆当水用;肉酱则是用牛肉手打成酱,加入鼠尾草、迷迭香、纯牛油等低温烘熟而成,香口而带嚼劲,可说是意大利人最喜欢的主食之一。我个人就很喜欢这里伴碟的薯蓉,它是把薯仔焯熟后,加入巴马臣芝士、忌廉香草打出,香柔细致,难得看到连伴碟薯仔都如此重视的。 必试菜式
南瓜忌廉汤 汤底是用菠菜、红萝卜、西芹等蔬果汁熬一个小时而成的,然后加入打蓉的南瓜再煲,入口南瓜味浓香扑鼻,还有粉粉粒粒的口感。
肉酱千层面 面皮韧劲够,还有无法被牛肉掩盖的蛋香,肉酱香口有嚼头,可以吃到牛肉粒口感,地道,略嫌有点干身。
烤牛柳配薯蓉 牛柳用的是澳大利亚谷饲牛,配海盐和香草烤。连旁边的番茄都是用芝士和面包糠烤出的,颇为用心。
酥炸鱿鱼 新鲜鱿鱼须做的,里面加了柠檬汁和白兰地调配出的汁,酸甜醒胃。 每市仅做一桌的私房住家菜
有没有试过预订一餐饭的难度可比出国签证?晚饭想吃佛山一家私房菜,至少得提前一个月!因为从现在到中秋节的晚饭名额都满了,而元旦还在排期中!所以当朋友告诉我说,3月份已经下订的饭局终于轮候到时,我立即就喷饭应答并狂奔过去。
博古架配着酸枝家私
这家只以门牌号为名的102小馆十分隐蔽,隐藏在超市旁边的一条小横路上,门口有翡绿如盖的葡萄藤掩盖着,单门独户连着个整洁小小院子,郁郁葱葱树阴下,青花瓷缸里有绯红金鱼悠然自得地游着。进了院门就是两进式的小厅,兰花、博古架和书画,配着酸枝家私,隐隐渗出几分古意。推开旁边一道门,却是个西化饭厅,玻璃方桌边围着一溜儿朱色餐椅,靠窗还有一架贵妃榻。门边的墙上是一块留言板,上面贴满了便笺,满满的都是赞美,其中不乏字体清秀流丽、可爱图案点点的,打趣说是否厨师小叶的女粉丝?小叶只是笑,不答。
每市只做一桌
这里每市只做一桌客人,也因此晚饭排期已经到了中秋之后,而午饭预约则到了6月。在这里吃饭,4人以上每位68元起,4人以下每位88元起,茶厅客厅任用,等于变相包场,私密性十足。餐厅没有现成菜单,小叶会先问过你有什么不吃,然后按照时令来帮你准备好菜式,然后提前写在黑板上,让你知道你这餐吃的究竟是啥菜。只要你说定到访时间,小叶就会提前在院子另一边的小厨房里准备好菜式材料,等你到达之后,现炒现做,一道道菜按照你的就餐速度来上。有兴趣的人,也可以趁两道菜之间的空隙跑去厨房看小叶做菜,厨房虽然不大但却是一眼看得见的干净,而且小叶做菜透明非常,不像一些厨师那样会藏着掖着,有问必答,甚至连他做菜的一些小诀窍也会坦诚相告,譬如做咕噜骨是用红萝卜上色,山楂饼和山楂干做底味等等,让你可以又吃又偷师。
正路传统住家菜
来小叶家吃私房菜的,多是那种会欣赏传统粤菜的老饕,往往一家大小来此合家欢,顺便教晓小一辈什么才叫功架粤菜的味道。其实都不用多说,就瞧伴碟的油菜条条都整齐地被裁成6厘米长的、酒店专用尺寸,就得看出小叶是星级酒店科班出身。然后跑去厨房看看他那一煲吊味专用的顶汤,再看看菜式所打的小炒芡和琉璃芡皆浓淡适度,入口鲜而不涸喉,就知道这是正路传统菜做法。
最明显的莫过于这里的招牌咕噜肉,入口松化甘美,外层轻薄脆酥如羽,轻轻一咬内里半流质凝脂澎湃而出,丰腴滑香如酪,完全不会觉得肥猪肉的油腻口感。原来它是按正传统方法,先把肥肉用冰糖腌过夜,取类似冰肉效果,然后用薄薄粟粉裹之而低温炸成,汁酱酸甜自然,是因为用了山楂干和山楂饼出味,完全是天然果酸,所以才不会有醋精那种“人工”感觉。又譬如这里的古法盐焗鸡,鸡身明显是鸳鸯色,只有真正用粗盐焗出才会有这种颜色。甚至连饭后甜品的红豆沙,也是先把红豆煮熟后,放入石臼里,人手用擂浆棍磨压成流沙状,再用细纱布袋把杂质和豆壳滤去,再加入陈皮同煮,入口柔腻清甜,颇见心思。必试菜式
古法盐焗鸡 带有清晰盐香,入味到骨子里,鸡肉质地不算特别,但是味道调校到家。
牡丹虾球 手剥新鲜竹节虾炒球,只只有小酒盅口大小,一定要配上现拆蟹膏一起吃,鲜美。
招牌咕噜肉 外层轻薄脆酥如羽,轻轻一咬内里半流质凝脂澎湃而出,丰腴滑香如酪。
白玉麒麟 豆腐豆味浓而滑溜,内里夹的是冬菇和火腿。火腿以冰糖渍过,鲜美而不咸,简直可以空口当零食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