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黄长蓉
性别:女
年龄:42岁
东北网双鸭山5月12日讯 简介:绵竹市九龙镇新龙村人,在汶川地震中失去22岁的女儿。去年9月她成为一名高龄孕妇,今年3月产下儿子。对她来说,儿子取代不了离开的女儿,却是她和丈夫新的希望。
盖了一辈子房子。养了一辈子孩子。
降生不久的儿子躺在她的怀里。
她坐在刚刚盖好的房子里。
一年了。
这位绵竹市九龙镇新龙村42岁的农村妇女,低头端详着儿子。
她说,总以为一切不过是做梦,她还等着女儿把自己拍醒。
她常常恍惚,手里抱着的,是小时候的女儿?还是没来得及出生的外孙?
22年了,怎么又做了妈妈呢?
争吵
丈夫想再要一个孩子,黄长蓉不答应,她怕等孩子长大,他们已经变老,没有能力帮孩子
不生。
地震过后,黄长蓉态度坚决。22岁的女儿遇难,怀着的外孙也走了。她天天想得脑壳发涨,心里烦,受不了。她想跟女儿走。
一开始,丈夫王兴林没有提再生的事情。两个人在屋里一整天一句话都不说,“提起女儿就哭,说什么呢?”
直到村里通知,想要再生的人要到医院去摘环了,王兴林试探地问她。她说,不。
开始是讲道理,王兴林说,没有孩子,以后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黄长蓉希望领养一个孩子,要女孩。
王兴林不肯。他说,能怀就怀,不能怀也不领养,他要亲生的孩子。
黄长蓉怕这一胎会生出男娃。她42岁,丈夫48岁。男孩最现实的问题,要给他盖房子,要娶媳妇。那时候两个人都将近70岁,她怕没有能力帮忙,亏了孩子。
动心
妇女主任来做工作,丈夫哭着说没有孩子过不下去,黄长蓉摘了环,准备怀孕
村里的妇女主任来做黄长蓉的工作。跟她说,女娃有女娃的路,男娃有男娃的路,生下来就有路走。
她有点动心了。
后来,和丈夫的一次长谈,让她彻底下了决心。王兴林当着她的面哭了,他说,如果再没个孩子,我们这个家不到半年就肯定散了。
“没了女儿,我不能再没老公”。黄长蓉摘了环,准备怀孕。
黄长蓉和王兴林的感情一直不错,在这个家里,她拿主意的时候多。这次,王兴林许了很多承诺。
他说,“我什么事情都不要你做,我去打工找钱,你在家呆着”。
他说,“你想吃什么,我都给你买。没钱了,我去借”。
和上次不一样喽。
黄长蓉说起怀女儿的时候,脸上的笑,把整个人都洗亮了。她说,那时候王兴林年轻,不会照顾人。她怀孕想吃李子,让他捎回来。等了一天,人回来了,没有李子。问了一句,他不耐烦地回答,卖完了。
“什么卖完了,就是忘了”,如今,黄长蓉抱着儿子摇头。
那时候她也年轻。怀着孕,天天早上出去割猪草,身子轻快得很。生的时候,还没怎么觉得,就落地了。顺产,在绵竹医院里住了几天,生孩子前后一共花了60块钱。
22年后,她在死亡线上挣扎数次。
回忆
黄长蓉还经常想起女儿的样子,女儿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才好
她还经常想女儿。
想到所有的气都憋在胸口,黄长蓉演示她如何把这口气吐出来。
她坐在沙发上,两只手像是在拼命把什么压回水里。仰着头,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含混的声音。一挺胸,停顿了一会儿,低低长长的一声叹息吐了出来。
有一段时间,她一天要做很多次这种动作。如果不做,胸口就疼,发胀,甚至会憋得几分钟喘不过气来,就像整个人扎进水里。
她想,如果女儿王莉在,和丈夫吵架,女儿就会轻快地挽着她的脖子,逗她,“妈妈,你莫生气”。女儿还会朝爸爸噘嘴,让他别气妈妈。王莉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才好。
黄长蓉常想起女儿的样子。头发都梳到后面,光滑整洁的一张脸。不用化妆,脸上全是跳跃的青春。
王莉在理发店工作,最大的爱好是打扮自己。她喜欢名牌运动装,也喜欢给妈妈买。她孝顺,农忙的时候,一下班就回来,给妈妈做她喜欢吃的酸辣味的菜。做完了,喊妈妈回家,妈妈不肯,她就在田里撒娇。妈妈病了,她就排队给她买中药。天一热,就打电话回家让她注意身体。
离别
地震发生后,黄长蓉逃了出来,她跑到汉旺,女儿的家在四层,楼塌了人没了
一张张就像画片,印在脑子里,最后的定格是去年5月11日。
女儿6个月的身孕,肚子挺得老大。怀孕之后,她经常待在黄长蓉这里。5月11日晚上,她躺在沙发上,腿已经开始有点肿了。她拉开裤脚让妈妈看,黄长蓉坐在她身边,轻轻抚摸她的腿。
那是黄长蓉最后一次摸女儿的身体。
当天晚上,女儿和女婿回汉旺。
第二天地震发生。黄长蓉逃出来了,她跑到汉旺,女儿的家在四层,楼塌了。
“别人跟我说,女儿差一个门板的距离就逃出来了”。
也有人说,楼梯塌了,女儿的脚夹在楼梯中间,抽不出身。每个看到的人都说可惜,这么年轻,眼看就要生孩子了。
黄长蓉没有见女儿最后一面,家里人不敢让她看。她想,如果女儿肚子没那么大,肯定能跑得出。女儿很伶俐。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黄长蓉后来回忆,那时突然感觉整个心像被两只手紧紧抓住,向相反的方向狠狠撕扯了几下。她说,那时候她就明白,女儿走了,到汉旺,不过是去接受事实。
母女连心。她觉得那是女儿用心在和她的心告别。
不光是女儿的告别,黄长蓉的妈妈,在地震中也走了,被倒塌的鸡窝砸死。
怀孕
丈夫乐得在屋里坐都坐不住,地震之后,黄长蓉第一次看他那么笑
母亲,女儿,外孙,走了三代人。
黄长蓉说,有时候也是在赌气,要再生下一个孩子,让老天爷看看。
摘环一个月之后,她就怀孕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王兴林乐得在屋里坐都坐不住。地震之后,黄长蓉第一次看他那么笑。
什么事情都不让她做。王兴林每天打工回来,不是提着鱼,就是排骨,要不就是猪蹄。
“我都快成大熊猫了”。黄长蓉每个月都去检查,这一次怀孕,她反应很大,不停地吐。第四个月,她被查出胎盘覆盖子宫。
医生告诉她,随时可能大出血。这种大出血无声无息,几分钟就会要人命。医生坚持让她住院,要她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大小便都要在床上。
黄长蓉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每天她都躺着。隔几个小时,丈夫就会打电话回来,怕她突然大出血。伴随她的还有妊娠高血压和糖尿病。
长长的日子,她只能不停地在床上翻身。她和肚子里的孩子说话,说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你要坚持住,不到最后时刻我们决不放弃。
说给孩子听,也说给自己听。
降生
她昏迷了三天,接到3次病危通知,生了个儿子,长得像她
最后,黄长蓉还是大出血了。
被送到了成都最好的妇产科医院,她昏迷了整整三天。这三天,下了3次病危通知。好几次,王兴林自己在病房外跺脚。他说,“你俩没了,我转身就跳楼”。
这三天,黄长蓉什么都不知道。醒了之后,病友告诉她,当时谁都觉得她熬不过去了。好像所有的血都流干了,脸上惨白的只能看到乌青的嘴唇。
那个时候,她身上插了无数管子。输液的、输血的、测心跳的、测脉搏的,就像睡在管子里。
偶尔她有点清醒,只能模糊听到别人说话,舌头上被压了大石头一样,什么都说不出来。她说清醒的时候想,如果死了,一定要和女儿埋在一起。
第四天早上,她有了意识。王兴林告诉她,生了个儿子,长得像她。
一开始她很冷漠,她哑着嗓子说,“你们骗我,孩子没了”。
后来家人拿手机照了照片给她看,她才信了。
她盯着照片看了很久,当时心里想的是,儿子,妈带着你闯过鬼门关了。
轮回
抱着儿子,她觉得时光倒流了,怀里抱的是女儿,有时候,又觉得她是在给女儿带孩子
3月份出生,儿子是早产,生下来5斤2两。
皱皱缩缩的像个小老头,眼睛总是睁不开,不如女儿刚生下来时漂亮。黄长蓉说,女儿一生下来就是大眼睛、双眼皮,集她和老公的优点于一身。
但是,当村里的人说,儿子不好看,叫他丑娃时,黄长蓉的脸一下子阴了下来。
她给儿子起名叫王杰,希望孩子长大之后成才。两个字容易重名,在别人的建议下,她选了两个字,俊和宇,准备挑一个加在中间。见了人她就问,两个字哪个好。反反复复在嘴里念,其实她更喜欢俊字。听到记者说宇字好时,她就闷着不说话。
王杰前一阵子病了,住了13天医院,花了1800块钱。黄长蓉感叹,王莉从小到大,生病花的钱还不到1800。
这13天,黄长蓉没怎么睡过觉,在新生儿病室里守着王杰。没有床,她说屁股都坐烂了。
她有时候想,这么大点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到22岁,像女儿一样懂事孝顺呢?
黄长蓉会有错觉。她觉得时光倒流了,自己忽然回到了20岁那年,怀里抱的是女儿。有时候,又觉得她是在给女儿带孩子。
她的外孙要在去年农历八月出生,小衣服都已经做好了,女儿天天拿在手里摆弄。
而她怀上这个孩子也是在去年农历八月。她迷信起来,这个孩子是女儿或者外孙托生的?
今年清明节,她坐在坟边和女儿聊天。就像女儿离开之前,两人一边拔草、一边聊天一样。她问女儿,是不是外孙托生回来了。她拔着女儿坟上的草说,“放心,你把他托付给我,我会好好照顾他”。
黄长蓉现在有些信命了。她盘腿坐在沙发上,脸贴着儿子的脸,像在梦里一样喃喃自语。
她说,这一辈子活了两辈子的人。
未来
她对儿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健康地长大,成家时到女方家过也行,只要儿子过得好
现在,王兴林仍然不让黄长蓉干活。
他像下命令一样说,“你把娃看好就行了”。黄长蓉天天就在家里守着儿子,现在儿子是大熊猫,不敢有半点差错。
王兴林是个泥瓦匠,一个月工资一千出头,他干得兴兴头头。每天早上,他都会抱着儿子,拿胡子扎他脸。扎完了,喊一声,给我儿子找钱去喽,然后出门。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抱儿子。
王兴林说,再累,他觉得有盼头。他不想老了当五保户,给政府添麻烦。
儿子满月时,他请了十几桌酒。他和村里人说,自己老来得子,这是大喜事。他跟人讲电话时,谈到儿子,声音大得充满整个屋子。黄长蓉护着儿子的脑袋,嗔怪他,“声音大得吓死人”。
王兴林嘿嘿地笑,他说,有儿子有底气。
他们也在为未来担心。王杰是早产儿,身体不好。一有病,钱就要大把地花出去。
治病,上学,黄长蓉觉得心里发慌,钱从哪里来。
她对儿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健康地长大,最好长得还不错,到成家的时候,能找个比较有钱的女方。“到人家家里也行”,黄长蓉说她不在乎,只要儿子过得好。
这些,似乎都很遥远。
看到和女儿同龄的人,黄长蓉就在心里叹气。
她常常讲起,去年,女儿结婚怀孕之后她的打算:女儿结婚了,丈夫打点零工,她在家里养猪,女儿没钱了,她可以贴补,一辈子该完的事情都完了,剩下的就是享福了。
问她带外孙和带儿子的感觉会有怎样的不同,她说,带外孙,就全是欢喜。带儿子,有喜有悲,没了女儿才有的儿子。
她怕,当儿子长大了,她去学校接他,儿子的同学会笑,会以为她是儿子的奶奶。
她怕,两人突然有病,丢下儿子一个人。
她还怕,现实世界里充满着意外,说不定哪个意外就砸到儿子身上。
平安,一定要平安。
午后,她给女儿写信。
拍着儿子让他慢慢入睡,剩下的时间是她和女儿的。
写着写着,她问,“能跟我的儿子说两句吗?”
她说,儿子,你要理解我们,别人有的条件,你没有,不要怪我。
她说,你是地震后妈妈拿命换回来的,我们会尽心尽力供养你,可是有时候,心有余力不足。
你长大了,一定要原谅爸妈。
- 写给她
亲爱的女儿:
你要走好!
你不要牵挂妈妈爸爸,我们有个亲爱的小宝贝,开心果。我们待他就像待你一样,爱护他,呵护他。每当看到这个小宝贝,就像看到你一样。
你在天堂,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虽然你走了,不过你永远活在妈妈爸爸的心里。
但愿来生再有缘做母女。我希望你弟弟跟你一样孝敬父母。
虽然我们时间短暂,但我们的情分很长。
这一次是天灾,不是人为的。
虽然你走了,妈妈确实舍不得,要见面也只能在梦里见面。
妈妈不要你挂牵,我和爸爸、你弟弟会好好活下去。
见到你弟弟和见到你一样。
现在一切为了你弟弟,千个万个舍不得你,现在已经是事实。
只有面对。
想你的时间只能哭一场,叹一声气。
一切保重!在天堂保重!
妈妈爸爸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