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松绑”网络游戏是教育的进步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5-06 09:02:26
 武汉市小学四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本中,“摩尔庄园”游戏作为网络及其应用部分被收录进教材,对于该做法专家、学生及家长各方面意见不一。

  网络游戏进小学教材之所以遭热议,无外乎两点,一是认为小孩自制力不够,且易成瘾,影响学习成绩;二是认为学生教材收录网络游戏,无异于变相鼓励孩子玩网游,产生引导“错误”。然而笔者认为,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游戏作为网络的一部分,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面对的现实。放弃“禁区”观念、改变“围堵”的办法,采取“松绑”的方式将网络游戏引入学生教材,可谓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首先,作为紧张的现代生活工作的“调节剂”,网游的存在并不是“坏东西”。至于网游成瘾,应该说是社会问题而非学生“专属”问题。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成人同样抵挡不住网游的“吸引力”,沉迷于此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因此,以小孩自制力不够,是难以成为“阻止”学生接触网游的理由。网游成瘾是网游的“后遗症”,而非网游的“功能”。能正视网游的利弊,让学生懂得如何从认知方面、行为方面、心理方面完善自我,远离网游“后遗症”,不是比教条式的教育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如何”,更有效果吗?

  其次,正如一位学生所言,实际上他和他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接触过网络游戏,比如《魔兽》等都知道怎样玩,也用过论坛知道怎样交流,根本用不着老师去教。应该说,从孩子坦诚的言语中,我们看到,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很多知识的获取往往是“无师自通”的。但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取舍”,孩子们就未必“了然于胸”了。与其让孩子们在那些庞大的信息中“偷偷摸摸”,不如给予必要的引导。教材有了网游这节课,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光明”的平台,玩网游被校方及家长认可的同时,网游成瘾的问题也一起摆到了“台面”上,对于它的危害及如何避免,将成为校方家长学生共同“攻克”的“敌人”,而不是学生自己背负的“精神负担”。

  由此看来,对于“松绑”网络游戏,将其引入学生教材,是教育的一大进步。这种做法,无疑将有助于改变以往教条、刻板的教育模式。老师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也应教会孩子如何去玩,让孩子快快乐乐的接受教育。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