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科学发展“杠杆”撬动双鸭山经济逆势而上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4-30 08:44:36

  东北网双鸭山4月30日讯 国际金融危机,给双鸭山经济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面临挑战,双鸭山临危不惧、严阵以待、沉着应对。

  发展是第一要务。2009年,我市打响了科学发展的决胜之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实现全市综合实力位次在全省继续前移。这是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也是我市在经济危机的阵阵寒风中充满信心的“出师表”: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全力保增长、促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四项指标增幅分别实现11.4%、20.8%、160%和22%,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6.4和18.8个百分点。这是我市工业经济第一季度呈现出的一组喜人数字,也是我市全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工业经济的影响、用科学发展“杠杆”撬动经济逆势而上的真实写照。

  准确把握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安排项目、投放资金,做到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金融危机袭来,市委、市政府反应快速,措施有力,信心十足。

  当全市工业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刚刚有所显现时,市委、市政府就及时调研国际金融危机将对我市经济造成的影响,积极召开各类企业座谈会,帮助企业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会带来的影响,帮助企业梳理应对措施,帮助企业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在中央和省积极出台保增长措施之时,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主动出击,争取发展的机会与机遇。按照省政府有关精神,我市先后出台了工业经济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实施意见和扩大内需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的八大举措。

  保增长,最关键的是保重点、保“大头”。我市将开展“保重点、遏下滑、促增长”的专项行动,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为重点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食品加工、冶金、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建龙钢铁、黑龙双锅、东方墙材等重点企业,建龙80万吨钢管二期、亚泰200万吨新型干法粉煤灰水泥、集贤金谷12万吨大豆深加工、友谊年产9000吨九鼎酵母等重点项目进行认真调研,引导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千方百计搞活市场经济主体,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保护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抢抓全省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机遇,调整种植结构,强化基础工程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4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实力。

  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方向,抢抓发展机遇,竭尽全力争资金、上项目,强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13%以上的发展目标。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积极争取资金,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鲁能煤电化、汉能年产180万吨甲醇转60万吨烯烃、航天华源30万吨甲醇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哈同公路集佳段、建龙钢管二期、棚户区改造工程等续建工程的建设速度,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例达到35%以上。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做大旅游产业,着力开发休闲度假、民俗民风等旅游项目,加快七星河、安邦河、东升等国家级、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程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壮大集贤三江农贸批发市场、宝清白瓜籽交易大市场等物流产业,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发展。培育城镇居民消费新热点,拓展消费领域,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深化对俄经贸合作,促进内外贸持续稳步增长,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增长15%。

  采取增收入、促消费并举的综合性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抓好农民增收工作,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8%和6%。

  科学正视困难,科学认清形势,科学应对挑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双鸭山抢抓发展机遇,攻克发展难题,逐步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实现了化“危”为“机”。

作者: 杨 军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