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4月24日讯 伴随着2009年春天的脚步,双鸭山市被规划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的千家万户沐浴着国家惠民政策的春风,一天天接近住上楼房的梦想。
棚户区改造工程关系棚户区居民切身利益,是双鸭山市一号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详细制订规划方案,确定了项目总投资为58亿元,规划搬迁改造14片棚户区,规划建设南市、长安、北苑三个居住区,光明、站南、铁西、中心、文南、星旺、安吉、跃进等八个居住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465.49公顷,总建筑面积459.81万平方米,安置居民65417户、190013人。
为切实提高城市功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全市将此项工程作为民生项目重点推进,在2008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起步。棚户区改造安置工作政策性强、热点问题多、操作难度大。为此,双鸭山市广泛宣传、各方联动,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棚改意义和政策,并多次召开社区动员大会,召集社会各方面人士参加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让老百姓感觉到棚户区改造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棚户区居民自己的事情。具体操作中,按照自愿安置、程序公开的原则,不断完善机制、利民惠民。为保证每个安置环节都不出现纰漏,市棚改办制订出台了20多项相应的安置文书,并对每户被安置居民都建立了安置档案,使安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妥善解决弱势群体安置问题,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每一位棚户区居民都能上得起楼。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年来,完成了机构组建、入户调查、政策制定、政策宣传、资金筹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房屋拆迁安置等大量工作,迈出了棚改工程扎实的第一步。截至目前,开工面积50.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1.7万平方米,已有699户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
2009年是全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铺开的一年,从今年初开始,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棚改工作进行部署,集中精力、财力、人力,全面打响了棚改攻坚战。据了解,今年双鸭山市将以改善低收入困难群体居住环境为宗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建建设规模,加快市场化运作步伐,提高规划、设计、土地审批等基础工作的超前性,全面推进棚改工作。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4.15亿元,将重点建设南市居住区一期、光明小区、铁西小区、长安居住区A区、北苑居住区二期、文南小区二期、安吉小区二期、站南小区一期等八个小区,建筑规模创我市住宅建设历史最高纪录,为改善民生、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