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4月22日讯 对于战胜当前这场不期而遇、来势凶猛的国际金融危机,重振加快发展的信心和雄心,科学发展观起到了“主心骨”和“定心丸”的重要作用。双矿集团清醒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局限性,他们运用科学发展观来重新确立发展方向和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谋求发展。
国际金融风暴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国内煤炭市场受到冲击,年产千万吨煤炭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困难。挑战和机遇并存,双矿集团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自我,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攻坚年和煤炭生产的战略调整年,确定了“调结构、保增长,抓管理、增效益,重民生、促和谐”的应对措施,确立了重点抓好安全发展、稳产高效、生产接续、提质增收、和谐稳定五件大事和建设本质安全型、技术创新型、管理创效型、循环经济型、人本发展型、特色文化型“六型”企业的目标,保持了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
调结构 保增长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双矿集团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有利时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经过攻坚克难,东荣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1×300MW发电厂项目已获国家核准,即将开工建设;东荣四矿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正在争取采矿权;年入洗千万吨原煤的洗煤厂项目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调整煤炭产品结构,努力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不断扩大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全面提高煤质,改8级气煤为乙级精煤等强有力措施,把企业收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按照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和黑龙江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要求,规划了集贤煤田工业园区,发展“三基”煤炭产业群,大力推进“7321”工程。“7”就是建设7个具有双矿特色、达到中国煤炭工业先进水平的安全高效矿井;“3”就是新建一座300MW矸石发电厂、一座年产20万吨硅酸盐粉煤灰水泥厂、一座年产6000万块矸石砖厂;“2”就是建设一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化工厂和一个120万吨/年煤基甲醇转烯烃项目;“1”就是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15万m3的矿井水厂。
抓管理 增效益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放在第一位。
公司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深挖内潜,节支降成,提高质量,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加强各级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分析生产经营形势,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环节,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勤俭办矿,从严治矿。
多方教育广大职工抓住机遇,苦练内功,切实解决“两个粗放”问题,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扎实开展“管理创效”活动,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油做起,深挖内部潜力,实现增收节支。加强风险管理,建立了资金、工资、物资风险储备制度,防止资金链断裂,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重民生 促和谐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企业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广泛开展了“践行人本理念,关爱贫困职工、促进矿区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投入7000多万元,集中解决了2168件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筹集6700万元,集中解决了前欠多年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集体企业职工工资问题;制定了医疗救助便民措施70条,为扶贫门诊投入了15万元;投入60万元启动资金,在今年上半年拟建立10个定点药店(已有3个试营业),职工持医保卡定点购药,既确保了职工群众能够及时方便购买到与市场同质、同价的药品,又免除了过去繁锁的购药报销环节和手续;春节期间为困难职工发放救济费449万元,发放米面油200万公斤,解决职工具体问题2168件。
今年,公司还全心实意地实施改善民生的十大工程,让职工群众尽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