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尿毒症母子期待生命延续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4-21 10:46:25

  东北网双鸭山4月21日讯 尿毒症,听起来就是个让所有人惊恐,让所有人叹息的病症。双鸭山市宝山区十二委居民荣桂英的三口之家,却接连母子两人患上了此病症。不幸的家庭,如何能面对病魔所带来的痛楚,如何能承担得起治疗尿毒症的高额费用,母子相拥而泣,望苍天而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他们期待着社会的关爱,期待着生命能够延续……

  荣桂英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丈夫努力工作,用男人的责任与胸怀,呵护着这个家,他们膝下有一双儿女,儿子王亮是个充满阳光、朝气的男孩,女儿王爽活泼、漂亮,学习上进,荣桂英生活在相夫教子的快乐生活中……

  厄运降临 母亲身患尿毒症

  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上天没有眷顾这个充满幸福的家庭,就在这一年,荣桂英的丈夫遭遇不测,撒手人寰,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和生活来源,荣桂英的家庭陷入了困境。然而,失去丈夫只是荣桂英家庭遭受厄运的开始。

  2000年,荣桂英的儿子王亮大学毕业了,为了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谢绝了老师为他推荐的工作,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宝山区的家,开始了家乡创业。

  平静的生活刚刚走过大半年,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2001年的一天,深感身体不适的荣桂英走进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像晴天霹雳,击打得荣桂英好半天没有缓过神来——尿毒症,恐惧的尿毒症三个字,让荣桂英不知道怎么从医院回到家的。

  听说母亲患上了尿毒症,哥哥惊愕了,妹妹惊呆了,可怕的病魔让一家人抱头痛哭。

  为了让一双儿女有一个完整的家,为了儿女们实现他们心中的美好生活和事业梦想,荣桂英开始了漫漫的治疗历程。

  荣桂英以腹透析维持着生命的延续。开始在医院做透析,后来为了省钱,久病成医的荣桂英每天在家自我做透析,每天三次,每个腹膜透析袋要花39.8元,每一天她仅自我做腹膜透析费用就要134元,每月费用高达近4000元,这还不包括药物治疗等费用,什么样的家庭能负担得起尿毒症的治疗呢?荣桂英这个享受政府300余元的低保家庭能负担得起吗?为了母亲能有钱治病,儿子王亮起早贪黑忙碌着努力工作,为母亲赚取医疗费、透析费,每天晚上9时结束学员的培训工作后,他还要为一些客户维修电脑或装电脑程序,经常是一忙就是一宿,王亮省吃俭用为母亲积攒着治疗的费用,为妹妹积攒着学习的费用。

  为了治病,荣桂英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为了治病,荣桂英花光了从亲戚、朋友家一次次借来的数万元钱。

  2005年,王亮的电脑培训班受环境影响,难以维持,为了母亲的治疗费用,王亮离开了家,到绥芬河一家电脑公司打工,可公司效益不好,他在那里没有赚到钱,惦记母亲的病情,惦记妹妹的学习,王亮返回了家。

  2006年初春,王亮再次打点行囊,应同学之邀动身去哈尔滨,为母亲治病赚钱。

  儿子外出打工了,女儿考上了市里高中,荣桂英将自己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变卖了,在女儿学校旁租了间房子,一面陪同照顾女儿读书,一面继续着自己的治疗。

  卖房子的钱还了部分亲戚的欠款。荣桂英说:“这么多年了,亲戚朋友给予的支持与关爱太多了,没有谁来找她索要借款,咱可也不能不惦记着归还亲戚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啊,能还上多少是多少吧!代表的是我们一家的感谢心情。”

  雪上加霜 儿子也身患尿毒症

  外出打工的王亮并没有顾及自己身体的不适,直到有一天他重重地病倒了,他才在同学的搀扶下走进了哈尔滨医大二院做检查,那一天是2009年3月8日。

  尿毒症,诊断结果让王亮呆住了,26岁的花样年华,却让他背负起了生活重担,竟然和母亲患上了相同的疾病。

  得知这个三口之家的又一次厄运的降临,亲朋好友没有观望,及时为王亮筹集3万余元救命钱,懂事的王亮只在哈尔滨医大二院住了仅仅26天,就出院返回了双鸭山。出院那天,主治医生叮嘱王亮:“你的年龄才26岁,是人生最灿烂辉煌的年华,希望你能抢抓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筹措资金按医嘱治疗方案完成治疗,好好地报答所有关心、帮助、支持你的人。”屋漏偏逢连阴雨。儿子也患上尿毒症的消息传来,整个人骨瘦如柴、体重不到40公斤、54岁的荣桂英彻底傻了,一家三口人,母子俩患尿毒症,荣桂英一遍一遍地追问着“为什么”。

  点燃希望 党和政府送关怀

  就在荣桂英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宝山区民政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将这个特殊家庭的情况汇报给了区委、区政府,区委、区政府立即启动党员干部“爱心基金”救助工程,对这个特殊遭遇的家庭给予2000元“爱心基金”特殊救助,并将王亮住院费纳入到城市低保人员大病救助,按照有关政策给予3000元大病救助金报销。

  感恩情怀 王家的心愿与梦想

  荣桂英:我想将一双儿女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栋梁,让他们用奋斗的事业成就,回报关心、支持、帮助我们的各级领导、亲戚朋友、社会爱心人士。

  王亮:母亲患病8年,我奋斗了8年,我尽了做儿子对母亲的孝道,我尽了做哥哥对妹妹的学业支持,我尽了作为家庭脊梁对三口之家的生活支撑。我心中有梦想,想做一名有成就的软件工程师;我有梦想,想拥有一个温馨的小家庭……然而,命运没有给我实现理想的机会,我已经成了家庭的累赘……

  王爽:爸爸去世后,妈妈是家庭的脊,哥哥是家庭的梁,哥哥每天奔波为母亲赚治病的费用,为我赚取学习的费用,哥哥很累,哥哥他真的很累,没有哥哥的奔波忙碌,我们这个三口之家可能早就散了,哥哥很优秀,我真的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帮哥哥王亮,帮帮我们这个多难的家庭。我的愿望是考上本科院校,攻读药剂专业,去研究能完全治疗尿毒症的药,看着妈妈和哥哥每天透析很遭罪,我的心里很痛,我要去用我的学业知识,去帮助全人类遭受尿毒症疾病折磨的人们。

  尿毒症,多么刺耳的疾病名称,一个三口之家母子两人患上了可怕的尿毒症,是保守透析还是换肾治疗,治疗费用是多少?几万,十几万,还是几十万,对这个低保家庭来说,这对母子的生命还有怎样的延续,对54岁的荣桂英来说是这样的一个做母亲的心情,对花样年华的26岁王亮来说,他的命运又将走向何处……

  我们愿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都能献出一点爱,关心帮助荣桂英这个不幸的家庭,让他们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作者: 韩庆权 马畅 张冰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