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动态 正文
“千古英雄——大三国志展”开幕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4-15 08:35:55
                            
                  铜车马仪仗队,东汉三国军队以骑兵机动能力最强。
  东北网双鸭山4月15日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英雄——大三国志展”日前在上海图书馆开幕。来自11个省市的117件文物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在这批展出的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52件(组),其中包括1973年在安徽省亳州市董园村二号墓出土的银缕玉衣。


  日前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的“千古英雄——大三国志展”曾在日本巡展,引起广泛轰动。此番来自11个省市的117件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52件(组)。根据“火烧赤壁”、“桃园三结义”等著名的三国故事布置的展厅让人身临其境,连环画彩绘人物曹操、关羽、张飞、董卓、吕布等形象栩栩如生。

  一楼展厅被刻意布置成了一个桃园,角落里有若隐若现的篝火。进门所见的第一件文物就是那件1973年在安徽省亳州市董园村二号墓出土的银缕玉衣,由2464块大小不等的玉片构成,穿过千年的历史静静地诉说着身世之谜。按汉代礼制,金镂玉衣为帝王所用,银镂玉衣为诸侯王所用。因此这件玉衣据多次考证才确认是曹操之父曹嵩的盛殓之物。这是为数不多的与大众熟悉的三国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的文物之一。

  展厅中所谓三国历史时期的文物更多地来自东汉、东晋等时期,比如摇钱树、铜车马、彩绘神兽多枝陶灯等,还有诸多明清后朝等对三国故事的想像、演绎,而真正三国时期遗留的文物却很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泓解释:“曹魏时期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大变化,表现在人们死后墓仪制度的改变。突出表现为帝王力主薄葬,代表人物是曹操和曹丕,不仅下令薄葬,而且他们自己也是身体力行。”

  在中国小说史上,作为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问世已有六百多年,总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大约1000人;与它有关的名胜古迹分布于全国,总数多达几百处;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影响,无疑在古典名著中也是无人能及。

  除了金戈铁马的战斗用具,展厅中陶猪圈、陶舂米俑、青瓷灶、绿釉陶水井、铜熨斗等微型雕塑细致生动地刻画了当时三国的平民生活景象,它们大部分是三国时期的陪葬品。其中,陶猪圈中有三只猪,旁边还设有茅厕,设计合理,形象生动;青瓷灶酷似一条龙舟,灶头、灶尾处分别堆塑楼阁、廊檐、门阙、飞鸟、犬等,据说灶头堆塑意在祈福子孙繁衍、六畜兴旺。汉墓出土的彩绘六博木俑以简洁明确的手法刻画了两个老者全神贯注对弈的场面,蓄势待发的紧张气氛让人们对当时的平民生活有所了解。

  铜雀台出土的龙首石构件,让观者想到了“铜雀锁二乔”,而清光绪年间的粉彩“江东二乔”瓶、民国马少宣内画“二乔共度”鼻烟壶、近代张玉亭“二乔”彩绘泥塑等,又给予我们更多对于二乔的想像空间。

 

彩绘六博木俑,“六博”是古代的一种游戏。
作者:    来源: 东方早报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