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4月14日讯 又一轮春风浩荡,又一潮发展奔涌。
早春时节踏访双鸭山大地,生机迸射的大项目建设气息冲破金融危机的寒流扑面而来:太保煤化工工业园区蓄势待发,建龙无缝钢管生产线热浪袭人,宝清鲁能1100万吨露天煤矿项目开工在即……还有航天华源30万吨甲醇、双矿集团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棚户区改造……一个个大项目争先恐后、竞相“聚变”,奠定起保增长的坚实根基,释放着助推双鸭山市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的巨大“核能”。
追寻全市大项目建设的发展历程,一种超越令人振奋:近年来,建龙、鲁能、国电、大唐、汉能、航天科技、中铁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双鸭山,一个个亿元项目纷至沓来,一个个高新技术产业接踵而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近130项,总投资达600多亿元。
注目大项目带来的“聚变”效应,一种收获令人激动:连续6年来全市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全市综合实力排名由全省13个地市的第12位跃升至第7位。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93.3亿元增加到260亿元以上,增长2.27倍。而截至2月底,全市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已实现同比增长38%。
胸中有丘壑,手底起风云。“一年位次前移一位,三年进入全省第一梯队。”2009年初,直面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市坚定不移地提出了这一近期赶超目标。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增长比例达35%以上,以大项目建设为总牵动,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引进、开工建设和生成转化,加速资源转换、产业转优、体制转轨、城市转型,则是双鸭山市实现赶超目标和“经济隆起”的强力支撑。
大项目来自大思路。致力于通过加速大项目“聚变”以抵御金融危机侵袭,我市把2009年确定为“大项目建设推进年”,通过集中产能、集约规模、集聚项目、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全省煤炭产业先行区、煤电产业主导区、冶金产业高端区、煤化工产业核心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确保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
大项目需要大推进。在具体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全市重点把握坚持科学发展、强势推进、突出重点、上下联动、注重实效五个基本原则,全力实施“四个五工程”,即: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0项,竣工投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0项,完成前期工作并具备开工条件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0项,开发储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0项。
大项目发动大引擎。围绕突出抓好一批立市、立县、立区的重大项目建设,我市将开工建设鲁能煤电一体化、汉能集团720万吨甲醇、航天华源30万吨甲醇、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等10个煤电化项目;启动实施松花江引水、佳双铁路复线、煤化工园区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10个要素建设项目;重点推进建龙75万吨无缝钢管、邦杜乙二醇、集贤大豆系列深加工等20个转型产业项目;加快实施煤矿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安邦河流域综合治理、“三供两治”以及农村三项重点工程等20个民生项目。
大项目配合大服务。全市上下全面优化重大项目建设、融资、服务三大环境,突出解决资源统筹、要素供给、前期审批三大问题,确保项目引进数量、开发建设质量、投资进度取得重大突破。牢固树立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理念,把项目建设真正摆上议事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牢牢抓住影响和制约大项目推进最突出的问题,重点协调好项目核准所要求的土地审批、环境评价、城市规划、资金承诺等手续,简化项目报建的各类手续,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
大项目定位大责任。为强化责任抓推进,全市实行“五定”工作制: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班子、一套办法,做到个个项目有人抓,个个项目有人问,个个项目有人跟,形成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大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同时,明确项目包保领导要做到保筹划、保招商、保开工、保进度、保投产、保环境,对项目的规划定位、招商扶持、项目启动、资金筹措、后续管理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全程、全方位包保服务。
劲风吹出大地绿,春雨洒来万象新。随着大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上升,经济增长的鼓点更加激越铿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