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时尚二人转”火得一塌糊涂,这是二人转的发展革新,还是偏离出位?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二人转发展不均衡
著名作家、沈阳市作协主席马秋芬,曾经以长篇散文作品《到东北看二人转》荣获辽宁省文学奖。提起当下的二人转“跑偏论”,她表示赞同,她说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都会随着时代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其基础的东西、灵魂的东西不能变。应该说现在二人转变化很大,已成为一种近似于夜总会的文化,体现的是娱乐性和消费性,其“骨骼性”的东西少了,只有少量的“小帽”唱段还是二人转的内容。此外,表演的内核也丧失了许多,在一旦一丑中,突出了“丑”,突出了“说口”。这个“说口”在传统二人转中是起调节作用的,比如在长篇唱段后,用“说口”进行缓解。而目前,二人转的模式变成了“段子+模仿秀”,因此,二人转确实“跑偏了”。
中国曲协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刚刚主编、出版了两卷本的《中国传统二人转大全》,他认为,目前的二人转可划分为三种,首先是原生态的二人转,即表演于田间地头,农民自娱自乐的二人转;其次,是走进城市演出市场的时尚娱乐二人转,把男丑角发展到极致,配以流行歌曲、搞笑的东西,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第三是专业剧团的二人转,目前吉林省和铁岭市都有专业的二人转团体,以讲究的服装在舞台上表演正宗的二人转,虽然缺少鲜活性,但也在发展。崔凯表示,目前沈阳二人转的火爆,以及湖南和四川等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流行二人转,说明二人转三种形式发展得并不均衡,属“瘸腿”现象,都市时尚二人转正一枝独秀,如果让传统二人转有长足发展,必须要派专人到农村普及原生态二人转,同时还要提升舞台二人转。
看过之后一片空白
一位“北漂族”在网上这样评价小沈阳:在北京,小沈阳让我笑得肚子疼。而过年回沈阳去剧场看小沈阳时,却让我有失望的感觉,因为他的笑料、包袱越来越熟悉了,看不到新的闪光点。而编辑部的同仁一起聊天,都觉得当前的二人转看的时候大笑,但看过之后一片空白,没有回味。对此,崔凯表示,当前的二人转以及当前的相声之所以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关键是演员没有代表作。
有人把二人转的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的民间表演阶段;1949年后整理和规范后的舞台化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至今在剧场演出的“杂耍式”阶段。
“杂耍式”二人转在表演形态上发生了很大改变,也引起很多争论,焦点主要是段子和搞笑。对此,崔凯认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二人转带有一些幽默的段子很正常,但这并不是二人转的主体。二人转的文学主体,是表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
崔凯表示,二人转今后的发展完全可以向幽默转变,在笑声中体现辛酸和震撼,由滑稽上升为幽默。同时也可以实现“两条腿”走路,以滑稽和幽默共同发展。还是那句话,加强时尚二人转的创新,同时普及农村二人转,提升专业二人转,这才是二人转发展的正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