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超越了新闻,超越了时空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4-09 10:27:48

  抗击南方雪灾和抗震救灾这两大战役创造了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成功范例,取得了政府依靠媒体、媒体服务公众、公众信任政府的多赢效果。

  发生在意大利中部的地震勾起了我们时空上的回忆,一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我们也经历了同样甚至更大的伤痛。抗震救灾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感人至深的,除了政府的信息公开和救援及时之外,还有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重要贡献。在昨天举行的报告文学《超越新闻》作品研讨会上,围绕着广州媒体人在汶川大地震和抗冰救灾中的突出表现,业内人士对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的作为,以及超越这些新闻事实本身、透视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探讨。

  过去媒体写新闻,今天作家写媒体,并将其置于突发性灾难事故中审视,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新闻的超越。如果说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记载,给人以直接的信息传播,那么超超新闻事件的时空界限,通过作家的视野,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新闻背后所传达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进步。以去年的抗击雪灾和抗震救灾为例,新闻人在第一时间、第一线的报道,甚至直接以救助者身份参与到救援过程中,体现的不仅仅是新闻人在突发灾难面前的职业敏感和社会责任,更深的层面则表明媒体已经与社会各方面的工作融为了一体:社会离不开媒体,媒体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正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人说,媒体是专找茬的,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防火防盗防记者”就是对这一说法的戏谑性表述。然而,在《超越新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新闻层面的记录,是新闻人在职业素质驱使下的不懈努力,更多的是那种奋不顾身的感人事迹,是那种在灾难面前人类所特有的爱心和奉献,是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果断决策和信息公开。而这种大爱、这种公开超越了时空,超超了新闻事实本身,它传递的正是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在信息社会,突发事件再想捂着盖着已无可能,而灾害的降临也往往伴着小道消息满天飞。这时就需要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和谣言赛跑,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透明度提高了,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也提高了。在抗击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这两大战役中,公民的知情权与媒体的采访权、政府的发布权紧密连接,创造了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成功范例,取得了政府依靠媒体、媒体服务公众、公众信任政府的多赢效果。

  对新闻的超越,对时空的超越,已不仅仅局限于突发性事件,即便在普通事件中,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信息的高度发达,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瞬间就可以“上天入地传遍全球”。在信息的公开上,媒体所具有的号召力、影响力、公信力、说服力和整合力,已成为政府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依赖力量。而公众也将媒体视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并进而通过媒体提供的平台扩大社会的公共空间。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