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法治频道 > 反腐倡廉 正文
广东信宜第一贪官利用电视"村村通"受贿570万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4-08 10:16:49
  他曾是电视台台长,还当过市委接待处主任,算是当地“红人”。但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改造工程中大搞权钱交易,收受好处费和感谢费570万元。赃款被他的亲戚藏在一个山村里。当他得知亲戚供出赃款去处后,大骂亲戚没有文化,出卖了他。等待他的,是十六年的铁窗生涯。

  2008年11月21日清晨,广东省信宜市这个山城已经有了一丝寒意。但在信宜市法院的法庭外面,却是热闹非凡,站满了前来旁听的群众。他们想看看,张洋,这位昔日在电视屏幕上高谈阔论的电视台台长,是如何在摄像机镜头外进行肮脏的交易,成为信宜第一贪官,又将在法庭上受到怎样的惩罚。

  当地“红人”被举报

  2008年春节过后,一封匿名信放在了信宜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王洪波的办公桌上。这是一封简单的匿名举报信。信中只是简单地罗列:在信宜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改造工程项目中,信宜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洋大搞权钱交易,千方百计地将钱“通”入到自己的口袋。但信中既没有具体事实,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按照往常的做法,这样的举报信一般会被留存档案,待发掘到有价值的线索后再进行处理。

  但就是这封简简单单的举报信,却引起了王洪波的高度重视,职业的敏感使他联想到,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改造工程投资几千万元,台长手中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也不排除趁机捞一把油水的可能。此前纪检监察部门也曾调查过张洋违法违纪的问题,虽然最终没有实质性结果,但社会上对张洋的问题反映强烈,未必是空穴来风。这应该是一条很有价值的线索。

  考虑到被举报人是当地“红人”,曾任市委接待处主任,出入官场,见多识广,为人老练世故,如果检察机关没查到问题,反而会打草惊蛇。检察院分析研究后决定秘密摸查。几个月时间过去了,检察机关对张洋的多次秘查均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2008年5月初,信宜市广播电视台物业管理股股长陈某出现在侦查人员的视线里。

  别看股长的级别不高,但此人与张洋关系非同寻常,张洋许多事情都交给他来办理,在电视台里呼风唤雨,吃香喝辣。对张洋参与“村村通”网络改造工程的经济犯罪情况,他不可能一点没有察觉。因此,在这起案件中,陈某不仅是个涉嫌犯罪的行为人,还是个可以证明张洋经济问题的重要证人。王洪波当即决定:秘密传讯陈某,在陈身上打开张洋犯罪的缺口。

  “没有。那不可能。网络改造工程层层把关,我没有机会也从没收过钱。”到案后的陈某一问三不知。一切都在办案人员的预料之中。检察官不急不躁,与其展开心理较量。长时间的沉默、狡辩之后,陈某终于坦白了自己利用经手采购物品之机受贿的事实,同时供述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张洋经济问题的一些情况。

作者:    来源: 正义网-检察日报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