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枪林弹雨、杀机四伏,到悬念重重、阴沉晦涩,2006年谍战剧类型一出,至今已经热闹两年有余。眼下,号称近年来最好看的谍战剧《潜伏》将于下周登上东方卫视;而屡屡在外地拿下收视冠军的《剑·蝶》则在东方电影频道开播。谍战剧的又一轮热潮席卷荧屏。然而,上海近期谍战剧收视率都遭遇前所未有的冰点,跌到1%左右,只有最高时的五分之一;而在广电总局3月公示的68部电视剧中,以“近代革命”和“近代传奇”申报的“涉谍”剧,也有七八部,显示出投资商对这一题材的偏爱。一边是收视滑坡,一边是新剧不断,谍战剧究竟还能有几次热潮?
一剧走红难掩整体颓势
根据今年“中国电视剧上海制播年会”上公布的排行,谍战剧的收视率名列去年收视率榜的前茅。《重庆谍战》、《仁者无敌》、《狐步谍影》、《黑三角》、《天字一号》等抢占了地面频道和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的收视。《狐步谍影》在东方卫视的收视率高达5%,创下该类型剧在卫视频道的纪录。眼下,一部《潜伏》更是悄然无声地走红,投资不大却靠孙红雷和姚晨的表演夺人眼球。不仅地面频道收视率纷纷超过了5%,影碟市场也“洛阳纸贵”。
尽管《潜伏》的走红给今年的谍战剧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但是谍战剧整体上却出现了颓势。上周,反映平民抗战的史诗剧《天大地大》收视率一路下滑,甚至降到1%多。谍战大戏《愤怒的天使》,虽有香港名角林保怡、内地女星童蕾助阵,收视率也只有1%多,比最高点时下降了三四个点。
据悉,因谍战剧走红,近几年创作的谍战剧有60部等待排上档期。迎面而来的颓势,让很多业内人士发出刹车“预警”。最早推出谍战剧概念的海润影视,其董事长刘燕铭就曾表示到了2010年谍战剧会降温,“观众不能每天老看打仗,抓特务啊。”还有制作机构预计,将有三成的谍战剧可能无法走上荧屏。
还原人物用故事救市
在去年谍战剧投拍的高峰期,广电总局曾批评部分剧目出现故事情节雷同,甚至自我克隆抄袭,有的剧目格调不高,严重影响剧种的整体质量。不过,谍战剧依然越拍越多,也越拍越复杂。最初谍战是悬疑、紧张,后来加入了感情戏;双方角力的支点也从名单图纸、爆炸暗杀发展到诸如食人鱼等危险动物。层出不穷的谍战剧已经变成了大杂烩。
“有的谍战剧之所以令观众头疼,是因为没有历史依托,又急于展现谍战的种种刺激,才让人觉得不真实。”《剑·蝶》主演牛飘告诉记者,谍战剧遭遇疲劳,究其原因是犯了类型剧的通病。跟风之作大多套用特定模式,时代背景模糊、文化气息浅薄。特务西装革履礼帽墨镜,被不少观众戏称为“谍战-黑帮剧”,正是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谍战剧令不少观众心生厌倦。
相比之下,《潜伏》的成功赢在人物内心戏的加重。尽管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大历史片段,最牵动人心的还是男女主角之间的分分合合。女主角从被夸成林黛玉时大骂“林黛玉是哪里认识的野女人”,到最后抱着孩子等待丈夫归来,一硬一软的鲜明对比,人性的多侧面丰富了谍战。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雾都魅影》,围绕着一对潜伏在敌人内部的父子展开,亲情成为谍战之外的看点。电视剧无外乎是写故事和人性,谍战剧也一样,乍看人是“谍”,细看“谍”是人。重塑有血有肉的人物,谍战剧收视或许还能再创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