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皮上画眼睛,上课打瞌睡,老师也看不出来。这样的场景,以前在“港片”中的恶作剧剧情中看过。现在,这种“眼睛贴画”已经在重庆一些校园外热卖。一家文具店的销售人员称,这种“眼睛贴画”非常畅销,每天都能卖出十几版,一版卖价为5元,每版有9对“眼睛”,算下来每对只有几角钱。(3月18日重庆晨报)
“眼睛贴画”热卖,说明其有需求有市场。本以为学生购买此类搞怪玩具,只是课余用来开心取乐,没想到,还真有学生“动起真格”,将其投入“实用”,就足以令人担忧了。
撇开少数学生的恶作剧行为,“眼睛贴画”热卖,也反映了学生睡眠的严重不足。据《中国妇女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历时两年,在10个城市抽取5846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超过一成的小学生、三分之一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学生除了要应对繁重的课业负担,还要参加名目繁多的兴趣班、特长班,很多学生在晚上不得不靠喝“咖啡”、“浓茶”来解困,第二天上课满脸倦容,哈气连天,心不在焉,也就在所难免。
虽然教育部此前也印发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用眼时间以及作业时间都作了明确规定,如要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这类规定大多成了软任务,显得孱弱和无力。
生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生长主要在睡眠时完成。深夜12点到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错过这段睡眠时间,细胞的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睡眠不足,正在不可修复地透支他们的青春和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力、记忆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眼睛贴画”的热卖,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减轻孩子负担的必要性,同时,无序的玩具市场也令人堪忧。从隐形作弊笔,到儿童版人民币,从整人玩具,到仿真手铐,一款款搞怪的玩具都把目标锁定在年龄小、自治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缺乏、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身上,对此类玩具的无节制使用,很容易引发诚信危机,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显然不利。因此,对生产销售这类玩具的商家,有关部门也不能等闲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