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高三学生面临着重要选择。不少高中生选择经济师、建筑师、公务员等热门职业作为理想专业,而有个男生则说,自己想学文博专业,将来当一名博物馆馆长。
“博物馆馆长”,听上去有些“另类”。与经济师、建筑师等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相比,博物馆馆长的岗位需求实在太小。一个城市中博物馆最多不过几十座,馆长之位绝对属于就业“冷门”。不少同学觉得这个想法让人有点“看不懂”。
其实,专业和职业选择,“冷”和“热”有一定的相对性。市场经济起步之初,市场营销等专业十分热门,公务员并不十分“吃香”。但时至今日,原本热门的专业出现就业困难,公务员、教师等稳定的职业反而大受青睐。同理,当下的热门专业,不见得以后就业形势轻松。家长和考生不妨从社会发展的大势去判断: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城市人文需求日益增加,谁能说,博物馆不是十年之后的热门呢?
专业选择,也不能一味看重就业“钱景”,还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不少家长觉得历史、数学等基础学科将来只能搞搞科研,不如有些专业来得“实惠”,所以不鼓励孩子报考。诚然,一定的经济收入保障必不可少,但社会的岗位需求多种多样,每个人也各有所长。博物馆固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它的社会价值却是无法取代的。在选择专业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
选择专业和职业,还要有精神追求。这个想当博物馆馆长的男生说,他痴迷历史、酷爱古玩,在博物馆工作游走文明发源地、遍寻珍稀文物,传承中华文化,在浮躁物质社会中有一份文化坚守,是他的理想生活状态。无论做什么职业,有兴趣、有精神追求,才能终身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