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狼王(3)
它起身钻出了洞穴。
没走几步,泰米的哀嚎果然在背后响起来,先是细弱的短叫,几声之后却转化成了撕心裂肺的长嚎,嘶哑的声音仿佛用上了最后的力气,充满痛苦与绝望,揪着柯勒的心,扯着它的脚爪,让它狠不下心来迈开步子。
顿了顿,柯勒突然昂起头,一连串悠扬绵长的叫声从喉咙里飞出来。
这不算是狼嚎,实际上柯勒这个年纪还发不出真正的狼嚎,这是母狼呼唤幼子的独特叫声。从前母亲活着的时候,偶尔也会短暂地离开洞穴到附近的小溪去喝水。幼狼们因为见不到母亲而害怕,在洞穴里不安地嗷嗷乱叫,母亲便会发出这种悠扬起伏的叫声。在山野里,这声音可以传得很远,幼狼便知道自己还在母亲的保护之下,乖乖地安静下来。
虽然柯勒学得不太像,但还是起到了作用,泰米的哀嚎果然停息了。于是柯勒放下心来,一头钻进了断崖前的黑松林里。
它沿着缓缓的山坡向下跑。
此时的山林已经大变了样儿。爬满苔藓的枯黄地皮、黑色的山崖、阴暗的沟壑全部覆上了一层薄雪,在微曦的天幕下泛着淡蓝色的幽芒。尽管对面前的景色有些吃惊,但柯勒却不担心迷路,自从独立生活以来,哥俩儿已经把断崖周围的这片林子走得烂熟了。每一棵树,每一条沟,甚至每一块石头都印在柯勒的脑子里。精准的记忆力是狼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一个优秀猎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山坡上交混生长着黑松、雪松、云杉和冷杉,这些高大的树木紧密地挤挨着,它们是雅利安最具优势的物种。广阔的松林覆盖着峨岚山脉的大部分,它们像是山的皮肤和毛发,从雪线以下的草地边缘到山脚形成一条又宽又长的森林带。这些树木深谙高山寒地的生存之道,和平原上稀疏低矮的树种不同,高山树木必须抱成一团扎堆在一起,一棵棵枝干彼此交错,根系互相纠缠,只有这样才可以抵御雪崩和洪水的猛烈冲击。在狭小的空间里,为了争夺每一缕阳光,它们只能拼命向高处延伸躯体,它们舍弃了细小的枝丫,没有华丽铺张的身姿,把一身力量都集中在粗壮的主干上,笔直得像一根根巨刺扎向苍穹,像乌云一样遮蔽着森林的上空。山林里,即使在白天也是阴暗一片,缺乏阳光照射的地面上,除了苔藓之外寸草不生。此刻,这阴暗的黑松林却正好遮蔽了柯勒的身形,为它提供了绝佳的伪装。
雪一直不停,很快堆满了松树的枝头,地上的积雪也由薄变厚,雅利安狼特有的宽厚脚掌踏雪无声。它低头嗅闻着地面,两只耳朵不断转动着倾听周围的动静,搜寻猎物的踪迹。敏锐的嗅觉和听觉是上天赐予的两件珍贵礼物,是捕猎时候的利器,也是躲避危险赖以保命的护身符。但是,真正的掠食者不能仅仅依靠天赋,狩猎成功的关键在于技巧和经验。这恰恰是柯勒没有的东西。
从幼狼蹒跚出洞的那天起,母狼便开始带着它们在洞穴附近放风玩耍。幼狼们在纠结的树根之间磕磕绊绊地乱跑,啃树皮,啃灌木,逮虫子,捉地鼠,玩玩闹闹间便认识了周围环境。尽管幼狼的乳牙还啃不动厚皮粗肉,父母也经常会叼来整只的猎物——兔子、土拨鼠、长毛猪、鹿,让幼狼学着在猎物身上撕咬扑打,熟悉不同动物的气味。这些便是狩猎的启蒙课。
正统的狩猎课程则是在幼狼满一岁之后才开始的。可惜柯勒没有机会跟着父母亲眼看一看真正的捕猎。它脑子里仅有的经验,除了幼儿时对父母行为举止的记忆之外,便是自己独自生存以来吃到的所有苦头。
实际上,即便有了父母的指导,幼狼的狩猎也照样不成功。幼狼的身体尚未成熟,无论是速度、力量、应变的灵敏程度还是技巧经验,都远不足以应付猎物,在出生的第一年,它们只能依靠长辈养育。虽然柯勒兄弟在失去照顾的状态下撑过了夏天和秋天,但它们却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狩猎。
兄弟俩能够活到现在,其实完全应该归功于一种非常不起眼的小动物——灰地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