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电视购物是全民公映的“三级片”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3-17 09:23:02
 3月15日,《新京报》刊发了两则有关电视购物的报道,一是北京某电视购物服务公司的女销售李云良心不安,辞职后向媒体揭露该了公司“电视购物中奖”的行骗内幕。二是截至14日22时45分,该报联合新浪网进行的“维权意识和消费习惯调查”结果出炉,2437位网民参与调查,其中对电视购物有82.5%的人指责其夸大产品功能质量,实际与宣传不符“吹牛皮”。而购物广告不间断轮番轰炸、明星名人代言推荐误导,也是令消费者“深恶痛绝”之处。

  说实话,笔者对这类媒体报道一点都不感到新鲜,因为诸如此类者太多了。譬如,就近期而言,除“诈骗多维权难全国消协狠批电视购物业”(3月13日《北京晨报》)外,单是新华社通过新华网发布的相关报道至少就有三条:“电视购物节目暗设黑色陷阱‘甜言蜜语’诱惑人心”(3月13日)、“云南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姚宏明称电视购物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3月7日)、“山东消协发布维权提示:电视购物谨记‘五要’”(1月10日)。而事实上,这些都还不过是其“很黄很暴力”的一个渺小注脚。若干年以降,本国电视购物究竟何种德性,耳濡目染,大家无人不是心知肚明。眯眼看去,笔者始终都觉得它们挺像一部部全民公映的“三级片”。

  平心而论,电视购物原本是个新鲜的好玩意,但本国缘何折腾到了“三级片”的水平呢,剔除涉及广告策划层面的技术含量不表,在笔者看来,其间有三个环环相扣的道德律令“脑残体”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脑残”的电视购物公司显然还处于“皮包经营理念”阶段,骗到钱就好,坑了人就跑。二是“脑残”的名女人或名女人显然还不惮于“藏秘排油”,能否“抹平大肚子”没人管但“抹”了即自身“富得流油”倒是真的。最糟糕的是,末了再加上一伙蹲在“钱屁眼”里的无良电视台见钱就眼开,于是乎,各路人马“抢钱”的心理一拍即合,志同道合矢志要薅消费者“羊毛”的肮脏游戏摆在了台面上,于是乎,把观众意淫为“望幸”的对象,天天“叫春”似地叫个不停以便逮住了就狠狠地“宰”上一把。而一旦得逞则作“鸟兽散”。

  如众所周知的,相关事务主管者——本国广电总局在尽职尽责方面算是一个口碑甚佳的政府职能部门。近年来,几路“组合拳”打得不可不谓相当漂亮,比如“铁拳出击”涉性类医药医疗广告,又比如“狠抓”各地低俗情感类节目,其中,至今仍堪称“经典动作”的当数:曾把电影《色·戒》中有碍观瞻的“色”力排众议地给戒了,以防毒害了全国人民纯洁的肉体、圣洁的灵魂——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为“很黄很暴力很低俗很恶劣很XX”的集大成者,电视购物这都沦为全民公映的“三级片”了,奈何广电总局如此面色“宽容”,失语至今呢?权且以我小人之心度之,君难道也是“制片方”不成?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