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白汤面
一过立夏,苏州城里的很多面店都会挂出供应“白汤面”的牌子。
据说清朝时,安徽凤阳闹灾荒,有个叫张三的青年带着妻子孩子逃荒来到苏州,在枫桥附近摆了个小面摊,专卖“阳春面”,生意倒也兴隆。过了两年,夫妻俩盖起了一间瓦房,卖起了“花色面”,其中尤以浓油赤酱的“红烧肉面”最受欢迎。一天,店内的酱油用完了,妻子让张三去买酱油,顺便给孩子买两块“猪油糕”。当张三来到城隍庙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号啕大哭,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边哭边用头去撞庙前的石牌坊。原来,这男子路经赌摊,经不起诱惑,将买米的钱输了个精光,因而悔恨交加,想一死了之。张三得知,就将身上的钱全给了他,两手空空地回了家。妻子得知详情,颇能体谅。但想到明天的红烧肉面没有酱油,不免又叹起气来。想了很久,妻子突然拍手笑道:“有办法了!明天我们用原汁汤下面,再放上白切肉、葱花、姜末,做一种白烧面,又爽口,又不腻。”张三听了,连声叫好。
■洪洞苏三鱼
《玉堂春》是京剧名剧。“苏三鱼”是山西洪洞县“古槐饭店”以明代北京名妓玉堂春(苏三)冤案背景烹制的一道美味佳肴。
相传,在明正德年间,从小被人贩子卖入北京妓院的苏三结识了老实忠厚的王金龙,两人私订终身。王金龙应试走后,妓院老鸨将苏三卖给山西洪洞县的一个客商做妾,后遭客商的大老婆陷害,含冤入狱,坐牢待毙。这时做了八抚巡按的王金龙在太原巡视督察时发现了苏三的案卷,立刻派人到洪洞县提苏三到省城复查,押解途中在洪洞县城外的“路边小饭店”受到主人的款待。后来,苏三的冤案平反,和王金龙结为鸳鸯,为感谢店主,苏三派人给小饭店送去白银300两,从此“路边小饭店”生意日益红火起来,小饭店开成了大饭庄,到了清代咸丰年间,饭庄里一个叫王兴的厨师看了戏剧《玉堂春》的演出,便根据苏三脖子上戴的鱼形枷锁,创制了一道美味可口的鱼肴——“苏三鱼”。王兴师傅去世后,其子王三继承父业,以名菜名肴吸引来往客商和游览者、寻宗认祖的旅行者,这样“苏三鱼”也就自然成为游客的必食食品。最后,这道鱼传给了“古槐饭店”一位姓靳的厨师。1984年11月,靳师傅就是以这道“苏三鱼”获得了山西省第二届烹饪大赛的优胜奖。
第二天,别有风味的白汤面上市了,大受顾客欢迎。但他们哪里知道,这白汤面是张三夫妻俩想出的应急办法啊!
■豆腐
相传,古时候人们只会把豆子磨成豆浆喝。当时,有一家三口人,小夫妻俩恩恩爱爱侍奉着母亲。可这位婆婆在吃穿上总是卡着媳妇,连碗豆浆也不让喝。一天,婆婆要去走亲戚,说要两三天才能回来。
婆婆走后,媳妇便动手磨豆子煮豆浆,豆浆开锅了,正要拿碗舀的时候,院里传来了走动声。她怕是婆婆回来见了生气,便赶紧端起锅把豆浆倒在了灶边的坛子里,盖上坛盖。待出外一看,原来是丈夫回来了,她的心才放下,便笑嘻嘻地拉着丈夫去喝豆浆。谁知打开坛盖一看,豆浆却变成了雪白的固体。丈夫看着说:“你别逗我了,这怎么是豆浆呢?”
原来,这坛子泡过酸菜,里面还有些酸汤底,豆浆倒进去便变成了固体。小夫妻俩一尝,质嫩味美。这种食品该起个什么名字呢?俩人一商量,就管它叫“逗夫”吧。后来,因为“豆腐”是豆子做的,人们干脆称逗夫为“豆腐”了。
■豆花
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穷小伙爱上了一位富家妹子,但苦于无钱拿出小姐父亲所要的彩札,整日愁眉苦脸。一位仙女给了穷小伙一些黄豆种,并教会他种植方法和做豆花的技巧。从此,穷小伙便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豆花王”,得到了小姐父亲的赏识,终与富小姐结为百年之好。结婚时,他们就用吃豆花来感谢仙女的相助。
■山东煎饼
煎饼产自山东,是一种圆形的极薄的饼食。食用时卷以大葱、黄酱或各类菜肴。
民间传说这种山东煎饼为沂蒙山下黄妹子所制造。黄妹子心灵手巧,和一个叫梁马的穷小子定了亲。黄妹子有个继母,贪财心切,背地里收了一个富贵人家的许多财礼,便想拆散黄妹子与梁马的婚事。这天,继母把未过门的女婿梁马接到家里,说是让他在这里读书,以便考取功名,还给梁马收拾了一个房间,作为书房,假心假意地问他还需要什么。梁马说:“什么也不需要,只要纸和笔。”黄母暗自高兴:你什么也不要,那就是连饭也不要了,我叫人只给你送纸笔,不给送饭,把你饿死,黄妹子就可以嫁给有钱人了。就这样,一连几天都不给送饭,为了保险,门口还叫人看着。
很快这事叫黄妹子知道了,她便想出一个好主意,用稗子米磨成稠浆,摊成像纸一样薄的煎饼给梁马送去。到门前,有人拦住她,说是“夫人有令,只许送纸笔”。黄妹子说:“我正是送纸来了。”打开一看,果然是一叠薄纸,便让她送进去了。黄妹子见到梁马就让他赶快把纸吃掉,梁马正饿得头晕眼花,拿起纸来一闻,一股饼的香气,便吃起来。黄妹子天天送,梁马有了吃的便可以安心读书了。
后来,黄妹子觉得,老吃煎饼,没有菜也不行啊,便又想出主意,把大葱剥净,剪了叶,切了根,捆成一扎后就很像一束笔。看守的人一看是笔,也就放行了。就这样,梁马每天吃煎饼卷大葱,不但没有死,反而更加健壮。过了十几天,黄母心想梁马差不多该饿死了。可进门后一看,梁马正在把“笔”卷进“纸”里大嚼大咬,便奇怪地问:“你吃什么呢?”梁马也想气气她,就说:“我吃的是纸和笔,是一位仙师教我的点石成金法。”黄母一听,他有点石成金法,那富贵就不成问题了,于是把他奉为上帝,好吃好喝好招待,不出两年,梁马考取状元,便与黄妹子成了亲。
从此以后,山东便留下了煎饼卷大葱的吃法。但因为有这个传说,山东很多地方有个习俗:岳母在招待女婿时,是不会做煎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