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双鸭山民营企业成为民生事业生力军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2-16 09:30:08

  东北网双鸭山2月16日电 为更好地奉献国家,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在双鸭山市工商联的大力倡导、组织、协调下,该市民营企业积极投身民生事业,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以培育“造血”功能为着眼点,着力实施了“三大扶贫工程”,获得了良好社会声誉和显著成效。

  为给城市弱势群体送去温暖,该市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有实力的办大事,规模小的帮小忙。在去年为四川抗震救灾活动中,市工商联发出倡议后各会员企业一呼百应,一年来已有804个会员为抗震救灾捐款,占会员总数的91%;捐款总额达8489万元,占全市捐款总额的35.1%,展示出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为推动全市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市工商联的引导组织,各民营企业团结起来,大力实施了“三大扶贫工程”。一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市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教育领域,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一年来,已有19家民营企业投资1.7亿元到教育培训上来。阳霖集团建成面积达1.58万平方米的劳动力培训中心,配备了模型、微机、录像机等各种先进教学设备,设立了计算机应用、财会电算化、农业果树栽培、蔬菜种植等实用技术专业,已经为村镇培养了34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学员就业率达89%。二是实施就业扶贫工程。依托工商联在全国的组织网络,联合有关部门与发达地区17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建立了联系,输出劳动力9812人。通过扩大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吸纳下岗人员、残疾人、退伍军人1842人。三是实施项目扶贫工程。市、县、区工商联组织会员企业帮扶农村贫困家庭举办养殖、种植、产品加工等小型项目171个,使331家农户脱贫。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民营企业走出单一的投钱、投物的思维定式,创新实施了“五项工程”,即科技下乡工程、职业培训下乡工程、送药下乡工程、超市下乡工程、劳务输出工程,成效十分明显。超市下乡工程中,在全市444个村屯建立了504家超市,总投资达623万元,从业人员达1115人。

作者: 王玉辉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