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是一个浪漫的日子,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爱河中徜徉的人,会把甜蜜写进诗句,会把痛苦融入歌声,会把忠贞化作舞蹈,会把哀怨绘成丹青。
中国是美食的国度,寓爱于食,是美食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也是爱情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表现。品味着一道道美食,也感受着一段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过桥米线
米线是南方各省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是云南一种很有名的地方小吃。
传说,有一个穷书生,家里非常穷,没有地方读书,便在村外三里之遥的一个凉亭里读书。他的妻子特别贤惠,每天去给他送饭。但令她发愁的是,每次送饭走到凉亭时饭菜已经凉了。后来,她终于想了一个做法:在连饭带菜的米线上,浇上一层热汤油,这层热油可以保护饭菜的温度,这样饭菜就不会凉了。因为妻子送饭途中必须经过一个小桥,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浇了热汤油的米线叫做“过桥米线”。
■蟠龙黄鱼
据说,此菜创于后汉时期,源于周瑜的美人计。
东吴都督周瑜为了杀掉刘备,吞并西蜀,想美人计骗刘备前来相亲,以便伺机将他杀害。然而,甘露寺相亲,孙权的母亲对刘备很是中意,便将女儿孙尚香许配给了刘备。但由于周瑜派了重兵守护,刘备难以逃离东吴,终日忧心忡忡。孙尚香恐夫君焦急上火,便以她高超的烹调手艺做了几道菜肴,献给刘备,其中一道美味就是“蟠龙黄鱼”。孙尚香在菜中加入了枸杞等药物,寓意“苟寄”之意,暗示刘备,东吴虽非久恋之地,但为国为妻权且屈辱在此,日后再想办法离去,以此安慰刘备。
■湘妃鸡
“湘妃鸡”是百姓们为纪念虞舜和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而烹制的佳肴。
相传虞舜南巡时,死于苍梧,后葬于九疑山。此时,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正在湘江、洞庭湖一带颠簸辗转,寻找丈夫。得悉虞舜已死,她们望南痛哭,最后投水殉情。百姓们崇敬她们的高尚情怀,把她们敬为神灵,并编成乐歌祭祀她们。我们今天仍能从屈原的《湘君》、《湘夫人》中看到这种乐歌的痕迹。“湘妃鸡”正是这一传说祭品中演化出来的菜品。湘妃鸡中所用的香料很多是湘君、湘夫人所喜爱的,如白芷、肉桂、紫贝、花椒等。后经湖南厨师在烹制中反复实践,制成风味独特、香酥透骨、鲜嫩可口、回味无穷的佳肴,并冠以“湘妃鸡”的美名。
■红梅珠香
“红梅珠香”是一道仿膳美味,口味鲜香,清爽适口。
相传,清雍正皇帝胤禛年轻时喜武,结交了江湖上许多侠客义士。一年夏天,他乔装改扮出外游玩,行至江淮一个名叫“半凤坡”的小山村时突遇山洪,被卷入滚滚洪流中,幸好被船主冯家父女救起。或许是受了惊吓,胤禛一病不起,幸得美丽的渔家女冯艳珠的日夜照料才转危为安。但冯老汉因在洪水中救胤禛时受了风寒也重病不起,临终时他将女儿艳珠托付给胤禛。在冯老汉的灵位前,他俩拜堂成亲。
待洪水退尽,胤禛急于回京。临别时,胤禛告诉妻子待探视双亲后便来小山村接她。艳珠告诉胤禛自己已怀有身孕,让胤禛给孩子取个名字。胤禛想了想说:“生男叫红梅,生女叫珠香!”后来,艳珠生下一对龙凤胎,便按胤禛的嘱咐给两个孩子起了名。
没想到,六年过去了,胤禛音讯皆无,艳珠只得带着孩子赴京寻夫。这时的胤禛已继位当了皇帝,即雍正。艳珠在京城四处打听。他们投宿的客栈的老板,有一个在宫里当御厨的老友。一日,这位老友到客栈和老板闲聊,闻知艳珠母子要找一个叫胤禛的人,赶紧找到艳珠,见艳珠说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便决定冒死帮她面呈皇上。次日,这位御厨在雍正的御膳里特意加了两道新菜,并让太监将菜放在贴近雍正的面前。雍正吃后,赞不绝口,问是什么菜。小太监大声说:“一名红梅,一名珠香。”雍正听了菜名觉得既耳熟又新奇,即传御厨见驾受赏。御厨见机会已到,让雍正屏退左右,将这两道菜的原委向雍正一一道来。雍正重赏了御厨,下旨将艳珠母子接进宫来。后来御厨将两道菜合并为一道菜,菜名就叫“红梅珠香”,一直作为宫廷佳肴流传至今。
艳珠由于出身低贱,在冷宫中过着凄清的生活。后人说,艳珠出生在“半凤坡”只算得半只凤凰,而流传下来的名菜“红梅珠香”却使后人想起她的不幸遭遇。
■和合包
相传很久以前,福建诏安有一个厨师陈山经常外出当厨,此人生性多疑,一天,陈山回家路上看到妻子沈氏正对一青年公子连连施礼,便怀疑妻子行为不端,回到家中不听妻子辩解就把她休了。
沈氏发誓再不回陈家,除非房前的荷叶长得比墙高。在休妻的第二天,陈山才得知沈氏在担水时,不慎将水桶掉进河里,是那位青年公子跳入水中捞起了桶。沈氏见他浑身湿透十分不安,便连连施礼道谢。陈山后悔不已,但又不敢上门要求复婚,最后想了一个办法。他厨艺高超,做了一种点心,用荷叶包上,夜里偷偷放在沈氏的窗台上。沈氏第二天推开窗户,看到一个荷叶包,里面是面皮夹着的冬瓜糖、芝麻和肉丁。沈氏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这是陈山的和(荷)合(叶)之意,但又恐其意不决,就故意把点心留下,将荷叶丢入屋旁的翠竹丛中。就这样,陈山天天夜里做好荷叶包放到沈氏的窗台上,沈氏也是天天早晨留下点心,把荷叶丢入翠竹丛。转眼三年过去了,翠竹丛中的荷叶已高出墙头,沈氏的父母也劝女儿与陈山和好,小两口终于破镜重圆。
不久,有人请陈山做婚宴,陈山就做了荷叶包,赢得满堂喝彩。众人问这是什么点心?陈山想了想说:“这是和合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