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冯巩的新黄金搭档在哪?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2-10 08:35:26
        长期活跃在春晚舞台上,以逗老百姓开心为己任的演员,除了赵本山,另一个非冯巩莫属。两者也颇多相似之处。

  其一,都是复合型人才。赵本山就不说了,有东北二人转打底,吹拉唱打样样通。冯巩也不赖,中国铁路文工团出身,琴棋书画门门精。

  其二,都采取了海陆空立体式发展。赵本山不但在春晚的舞台上叱诧风云,还能以《刘老根》《马大帅》等一系列东北题材的电视剧占据着央视的黄金时段。而冯巩则在电影上更胜一筹。早在1989年他就因电影《站直了,别趴下》荣获第十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更在1998年凭《电影《没事偷着乐》摘取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虽然冯巩曾经自嘲:自己是相声界最会拍电影的,电影界最会说相声的。但毫无疑问,在这两个领地他都达到了职业水准。

  2009年冯巩表演的相声是与金玉婷合作的《暖冬》。作为冯巩的忠实粉丝,只在春晚央视直播时观看一次显然不合格,之后我又到网上温习了几遍。虽然与其他是三个相声节目相比,《暖冬》仍然足以凭冯巩一人的魅力傲视群雄(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的网络调查中也基本与此吻合),语言类一等奖指日可待,但另一个悲哀的现实是:冯巩的搭档太次了,基本上还处于一个二流话剧演员的水准,文工团三下乡演出时客串一把军嫂尚可,要到高人云集的春晚来露一手,对于观众、对于她自己都是一种折磨。当她站住舞台上以话剧演员的招式意图大呼小叫的时候,我的心里就默默的替她难受:这儿真不适合你,你还是回文工团吧。

  一个好的相声演员,也得有一个好的搭档。从1986年《虎年谈虎》与刘伟合作,到现在为止,冯巩一共换了十几个搭档。其中合作时间最长的依次是牛群、郭冬临和刘伟(像周涛那样跑龙套的角色,只能算是聊胜于无了)。而冯巩与牛群长达10年的合作,完全可成为中国当代相声艺术界的黄金搭档。想当年,他俩凭借《办晚会》(1992年)、《拍卖》(1993年)、《点子公司》(1994年)、《最差先生》(1995年)等众多经典作品,征战春晚舞台,真正将笑声传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且更为难得的是,这些作品都深刻的刻画了社会的缩影,使你在笑过之后,你还能细细回味一些什么东西来……

  相声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说秦朝时就有了。当然我们最熟悉的当是流传于北京天桥的那些个民间艺人,是他们将相声发展为一种艺术。这之中马三立、侯宝林等前辈功不可没。之后,马季、姜昆等也将相声进行了发扬光大。但这些都无法与冯巩、牛群对相声的革新相比。在冯巩牛群之前,相声多是讽刺些普通人,讲人性的缺点拿来当作笑料。但冯巩牛群将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入题,加以辛辣的讽刺,如《办晚会》与《小偷公司》等等。这让相声艺术在实质上有了一个飞跃。

  而且,冯巩和牛群在形式上也有很大的革命。原来的相声,一个逗,一人捧,分工合作,泾渭分明,显得非常的僵化。而他俩在表演中,配合得天衣无缝,形如一人,你完全不能分清谁是逗角谁是捧角。另外,冯巩、牛群首开“泛相声”先河,将洋车拉到1998年的春节晚会舞台上,引起了相声界很大争议,可是现在,很多人已经无形中认同、接受乃至开始效仿这种做法了。

  在未来,冯巩会继续寻找新的搭档吗?我们不妨拭目以待,但要想再找到像牛群那样的搭档,难。按照目前的态势,他俩再次合作的机会似乎也很渺茫,所以,他能够在相声艺术上有更佳发挥、能为相声艺术带来更大的进步吗?我们也只能姑且存疑了。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