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双鸭山耕地保护实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2-05 09:02:09

  东北网双鸭山2月5日电 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双鸭山市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市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推进各项指标落实,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考核县、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实行耕地保护属地化管理,通过切实推进,全市耕地保护取得了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的可喜成果。

  2008年初,为严肃耕地保护责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市政府出台了《双鸭山市县、区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办法》,明确了县、区长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公布了奖惩标准。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双鸭山市耕地保护责任状》;各县区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农户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全市共签订各级耕地保护责任状17000余份,明确了耕地保护目标,层层落实了保护责任。

  为切实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该市在明确责任和目标的同时,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制度》、《基本农田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制度》、《基本农田环境保护和污染监测制度》等若干硬规,并在具体工作中较好地贯彻和落实。全市进一步强化了基础建设,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10692块,面积为380643.25公顷,全部落实到图上、地块、村组和农户。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档案,编制了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和台账,并逐级备案。共建立标志牌516块。

  为落实占补平衡,完成耕地补充,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末,该市共向省报批12个批次用地,3个单独选址用地,市批转用1个批次用地。对大部分占用耕地全部实行了委托补充,市本级从省级耕地储备库中异地补充耕地143.9539公顷,做到了先补后占,占用耕地补划的数量、质量达到了要求,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在开展补充耕地工作中,我市坚持有效落实补充耕地资金,积极完成补充耕地任务,按时完成耕地储备库新增耕地等别评定工作。

  此外,该市还十分注重耕地保护信息化建设,投入50余万元建立了局域网、门户网站,初步建立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并全面完成了市本级和各县的区片地价工作,上报省国土资源厅验收,为保证2009年全市区片地价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008年12月,为检验耕地保护目标落实情况,市政府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各县区进行了考核。考核结果显示,该市耕地保护实现了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作者: 王玉辉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