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服务指南 > 美食 > 美食广场 正文
省内元宵食俗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2-04 14:31:35
 

煎堆

                                                     食俗:煎堆

小吃地点:番禺、东莞、九江

小吃做法:元宵节的食品出现于唐宋时的有油锤,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说明油锤为宋代的汴中(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仅我省,便有番禺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的锤子放到锅中煮熟,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油沸后取出。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此记载可作今日研制“仿唐菜”时参考。《粤东笔记》所云:“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效之,以祀先及馈亲友,又以糯饭盘结诸花入油煎之,名曰十花;以粉杂白糖沙入猪油煎之,名沙壅。”真可谓唐宋食风今犹在。

 

                                                 食俗:鸭母捻

小吃地点:潮汕

小吃做法:将糯米磨成浆,压去水分,调成糯米浆皮分别包裹豆沙、芋泥等馅料,揉搓成形似鸭蛋状,放入糖汤煮熟。鸭母捻类传统制作要求严格,其皮要选用正逻糯(即泰国糯米),放水中浸2小时,然后用石磨磨两次,第一次磨毕放桶中,第二次磨完后就要挤干水分,揉皮时再加水,这样制成的皮就十分软滑。鸭母捻的馅有四种,即绿豆馅、红豆沙、芋泥、芝麻糖。传统卖鸭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馅各不相同,为区分每粒馅的不同,在包的时候,不同馅的鸭母捻形状各异。为什么这小食名为鸭母捻,有两种解释,一为这种汤圆过去形状大如鸭蛋,鸭蛋潮州话又叫鸭母卵,故称为鸭母捻;二为这汤圆煮熟浮于水面,如白母鸭浮游于水面,故称为鸭母捻。鸭母捻的特点是形状洁白如去皮荔枝,清香软滑,刚煮熟的好吃,煮得过熟的也好吃,各有特色。

作者:    来源: 金羊网     编辑: 丛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