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闪电狗》美国本土上映的落下帷幕,可以说迪士尼动画部的全部注意力已经集中在在了他们今年年底将要拿出的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上了。换句话讲,从这时起,迪士尼动画部已经进入了"《公主与青蛙》时段"。
《公主与青蛙》标志的是迪士尼自2004年《放牛吃草》来首部在影院推出的2维动画电影,标志的是“The one that starts its all”的工作室对自己本来的回归,而随着推出日期的临近。更多细节也陆续的揭开了面纱。
故事:童话题材全新演绎
《公主与青蛙》不仅是迪士尼对2维的回归,更是迪士尼对于自己最擅长的童话题材的回归,在90年代《狮子王》取得巨大成功后,美国动画界就就此走上了寻找更多成人化题材的道路,童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几乎就此绝迹。而明年的这部《公主与青蛙》则要带回经典童话改编的浪潮。
虽说如此,但是从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公主与青蛙》并不会像之前的《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那样直接采用原来的经典故事,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没有像之前的迪士尼动画那样沿用原著童话的名称,而是将灵感来源《青蛙王子》改名为《公主与青蛙》。不知道是不是史莱克恶搞模式的空前成功,迪士尼这次虽然打着经典模式的招牌,但是剧情上还是加入了一定的恶搞现代元素。
可以确定的是,本片的背景将设在新奥尔良,这座据John Lasseter称是本片最佳表现地,是一座充满了浪漫范围的城市。时间将设定在19世纪,这毫无疑问的是1部近现代的美国童话,而不是《睡美人》那样的经典中世纪传奇,从这点上讲,《公主与青蛙》和它的前辈相比就显得最具现代感了。
原著《青蛙王子》的故事是公主吻了青蛙,青蛙变成了王子。而在迪士尼这次的改编版本中,剧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主人公是新奥尔良贵族,所谓的黑人“公主”(当然美国不存在君主制,真正意义的公主根本不存在)Tiana吻了一只青蛙,但是这只青蛙并没有变成王子,而是相反的,我们的公主却变成了一只青蛙,于是Tiana和她的“青蛙王子”踏上了一段冒险之旅,他们会遇到会唱歌的鳄鱼,梦幻的魔法,当然还有反派人物,如果猜测正确的话,这次的1个反角将再次由迪士尼老牌动画师Andreas Deja绘制,这将是他自1994年《狮子王》的刀疤后对迪士尼经典反派的首次回归,毕竟加斯顿,贾方,刀疤的成功曾经一度让他成为迪士尼的反派专业户。(当然这个故事版本仅为本人目前在国外一些网站看到的小道消息,不排除最后与之不同的可能)
模式:百老汇歌舞模式复活?创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玩具总动员》10周年DVD中的花絮,在那段花絮中,昔日《玩具总动员》导演,今日迪士尼动画部首席创意官John Lasseter回忆了当时制作《玩具总动员》的经历“那时当你要制作1部动画,人们肯定会说这必须是个童话,必须是部百老汇音乐剧模式的片子,我当时就决定,我不要做童话,我不要《玩具总动员》的角色突然唱歌。”确实在90年代初,由于《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这些充满百老汇音乐剧元素的动画的空前成功,百老汇的歌舞模式几乎成了美国2维动画电影的标签。皮克斯成功打破了这个模式,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而这个模式终于也在一味的跟风下衰落了,终于迪士尼也在《花木兰》后放弃了百老汇元素,开始了探索(虽然除了《泰山》和《星际宝贝》,就没有成功)。经过10年的冲洗,今天的人们似乎已经彻底淡忘了百老汇音乐剧模式动画,自然也不会将动画与百老汇歌舞画等号。
事实上,《玩具总动员》和其他皮克斯动画成功开创了另一种模式,而《怪物史莱克》第一部和第二部又引入了恶搞这个概念。现在的3维动画似乎就像90年代的2维动画,再次陷入模式化的怪圈,开始恶搞加多话。在这样的情况下,John Lasseter带领迪士尼推出这么1部重返歌舞的2维动画恰恰成为了一种创新,John Lasseter不讨厌百老汇模式,但是在90年代中期这么做那是跟风,而在今日这么做却是一种复古的创新。
当然John Lasseter知道就算重返歌舞模式,他也不能完全复制90年代中期的迪士尼,他需要加入新的元素。于是他决定让Randy Newman负责本片的音乐,取代之前导演Ron和John提出了Alan Menken。Alan是迪士尼90年代音乐大师,迪士尼90年代歌舞模式几乎就是他一手开创并延续的,如果要想创新,区别于90年代迪士尼,那么就需要另用他人,而不能再次请回Alan Menken。外加上迪士尼已经刚刚推出了Alan重返百老汇歌舞模式并且大获成功的《魔法奇缘》,John Lasseter就更不能让迪士尼像90年代那样重复自己了。
而Randy Newman一方面他拥有奥斯卡多次提名和获奖纪录,证明了他把握电影音乐的实力,一方面他没有尝试过百老汇歌舞模式,必然会带来新的元素,外加他自己就是新奥尔良人,与本片更是相当匹配,自然成为最佳人选。Randy Newman会为这一传统模式带来什么新的元素?真的想当值得期待。
前景:迪士尼动画部的未来?
其实在《花木兰》后,迪士尼动画部就抛弃了百老汇歌舞模式,或许在次年的《泰山》中还能找到那么一点感觉,但到了2000年的《变身国王》里就完全没有了。事实上,98年起迪士尼动画部就开始了探索之旅,在2维歌舞动画走向衰落的情况下,他们希望可以找到一条出路。可以说他们尝试了搞笑小品的《变身国王》和《放牛吃草》,但或许因为这类作品太缺乏2维的特性了,即当时已经逐渐体现霸主地位的3维动画也可以玩得来,自然在与3维浪潮中缺少优势。另外迪士尼还尝试了冒险题材《失落的帝国》,可惜糟糕的剧本毁掉了这部片子。《星银岛〉,过大的投资和管理层的矛盾导致的零宣传把这部片子又推向了失败的深渊。唯一有点戏唱得就是《星际宝贝》了,总算凭借了些新奇元素让迪士尼赚了不少利润。但是1部《星际宝贝》显然拯救不了2维的命运,于是2维最终还是被抛弃。迪士尼进入3维时代后推出的第一部作品是相当保守和跟风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能冒险——《四眼天鸡》。票房总算不失败了,可是那评论,完全没有迪士尼昔日的辉煌。在当时认为会失去皮克斯的情况下,他们的作品单上有2部值得关注的作品,一是《闪电狗》原型《美国狗》,这部由《星际宝贝》导演Chris Sanders最早负责的作品,完全是《星际宝贝》是迪士尼21世纪唯一的成功,才让Chris Sanders将《星际宝贝》积累的经验用在3维动画上,希望至少可以复制1部《星际宝贝》,为迪士尼在3维领域摸清道路。另外1部是原来由迪士尼首席动画大师Glen Keane首部转战3维作品《长发公主》,迪士尼知道这是他们之前2维时代最擅长的题材,而且在3维领域至今还没人做过,算是3维不小的创新了,迪士尼希望这部片子能引领他们在3维领域获得一席之位。
可是随着皮克斯的加入,一切改变了。John Lasseter以《美国狗》剧本不够强大为由,炒掉了Chris Sanders,任命Chris Williams将这部原来视觉上充满新奇的作品改造成了保守的《闪电狗》。或许《美国狗》的剧本真的太弱了,John Lasseter知道迪士尼不能拿一个弱智的故事去冒险。《闪电狗》品质上算是成功了,但是也就意味着这依然是1部迪士尼3维动画摸索时期的作品,迪士尼动画的特色没有显现。
John Lasseter引进了另一个点子,就是在3维大潮上,让迪士尼重新做部2维来突出自己在动画界的独特地位,而《公主与青蛙》就是承担这个任务的作品。可以这么说《公主与青蛙》等于迪士尼动画部的未来。如果它能成功,那么迪士尼真的可以在如今3维动画大潮中独树一帜。
为了这个目标,可以说迪士尼动画部动用了前所未有的豪华配置,他们请回了2位神人Ron Clements和John Musker,此2位因为《星银岛》的失败曾遭到前管理层的责难而离开迪士尼。但是不要忘了他们是89年用《小美人鱼》带回迪士尼动画的人,而随后的作品《阿拉丁》《大力士》都是品质和票房上双丰收,看看Rottentomato,2人的作品就算包括失败的《星银岛》,烂番茄上全部有超过70%的好评率。这估计是除了皮克斯那几位大佬外少数的拍了那么多动画但是没有1部烂片的人,动画师方面除了Glen Keane因为健康问题外加《长发公主》制作而不能加入外,昔日迪士尼动画部的2维大佬Andreas Deja,Mark Henn,Eric Goldberg全部回归,这几乎是《阿拉丁》后就没有的现象(《阿拉丁》后由于迪士尼2维产量增加,这些王牌动画师都被分配到不同的片子中了,很少同时工作),可以说从制作团队上讲,它代表了迪士尼在90年代巅峰时期的制作水平。
那么如果《公主与青蛙》不成功呢?那么或许2维真的要被打入无情的深渊了。因为现在这些昔日大佬年纪都不小了,他们等不了另外一个6年甚至10年,去再由一个高人提出重做2维的想法。而现在的情况是2维的衰落已经使得年轻一代动画师中没多少会做2维的了,如果这些昔日的大佬正式退休了,那么2维就面临的是后继无人的危险。
如果《公主与青蛙》失败,那么迪士尼动画部复兴就要完全落在《长发公主》上,一方面它是3维,符合大潮,另外一方面它是3维中罕见的正统童话,具备特色。可以说John Lasseter很了解历史上童话回归迪士尼等于迪士尼复兴的公式,他给了童话2次机会,去引领迪士尼动画的未来。而迪士尼动画部希望借图皮克斯创意重回霸主的希望就全部集中在《公主与青蛙》和《长发公主》上,这2部片子要都是败了,那也就意味着皮克斯对迪士尼动画拯救宣告破产,John Lasseter也或许将在2012年任期到后直接退休!
票房:调整上映日期?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虽然迪士尼说了《公主与青蛙》将在2009年12月25日正式上映,但现在无论是预告片还是官方网站上都没有明确打上上映日期,为什么呢?因为从目前的排片表来看,迪士尼如果希望该片能取得好票房,最起码要破1亿大关(这已经是2维复苏的基本条件),那么他们就必须要调整该片上映日期了,不能放在2009年12月25日。
这全都是因为20世纪福克斯也决定将他们的《鼠来宝2》放在这天上映,《鼠来宝》是2007年突破2亿美元票房的成功之作。虽然品质和那金酸梅提名的加菲猫有的一拼,但是前作的高票房至少可以保证续集稳过1亿,更糟糕的是《鼠来宝2》和《公主与青蛙》的观众群是严重重叠的,也就是《鼠来宝2》肯定会严重影响《公主与青蛙》的票房。《公主与青蛙》,这部2维试水作品与一个卖座的家庭电影系列同日上映,简直是自不量力,以卵击石。
所以,我预测迪士尼公司肯定会在未来几个月宣布《公主与青蛙》上映日期的调整。而现在看来只有2个选择,1个是调前,到2009年11月,1个市调后,到2010年春季(毕竟暑期又他们注定票房大作的《玩具总动员3》,不可能去抢得)
而从我的角度看,调前和调后都有风险,但是调前还是比调后明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2009年对于迪士尼有一个巨大的有利调节,那就是他们的死对头梦工厂动画部只会推出1部动画(往常都是2部,暑期,冬季各1部),而且更难得的是这1部是《怪兽大战外星人》,首先它不续集,能否成功未知,其次它还放在了淡季档——春季上映,就算影响力大点延续到暑期,和2009年11月也打不着任何关系。唯一的问题就是迪士尼公司2009年11月还有一部动画,那就是预计于2009年11月6日上映的《圣诞颂歌》(真是够戏剧性的,梦工厂动画部一只出1部动画,迪士尼就马上一年出3部动画:《UP》《圣诞颂歌》和《公主与青蛙》)调到11月肯定会对自家的《圣诞颂歌》有影响,鉴于此强烈建议迪士尼将《公主与青蛙》放在感恩节上映,毕竟迪士尼向来在这时强势。2007年《魔法奇缘》就在这个时候开出漂亮首映票房,今年《闪电狗》虽然首映不咋地,但也在感恩节人品大爆发,票房不跌反增。
而如果调后则会有2个问题,一是春季档时淡季档,迪士尼2007年在此时推出的《未来小子》就因此死在1亿关口的边缘。其次2009年是梦工厂动画的平静年,2010年则是它的爆发年,2010年梦工厂将有3部动画,除了暑期档票房大户史莱克4,春季档则会投放《训龙》。1部2维试水作和主流3维大作斗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所以最后我还是建议迪士尼,把《公主与青蛙》放在2009年感恩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