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家庭教育 正文
帮孩子戒网瘾 成功父母给“困惑家长”支招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1-19 09:19:48

  昨天,10余位“曾经网瘾少年”的父母纷纷打来电话,为网瘾少年家长支招。

  李女士介绍,她和爱人都是机关工作人员。6年前,她的儿子在读初二时每天放学都去网吧打游戏。当时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对父母监管时总会带有叛逆情绪。父母企图通过严加管教的方式将孩子看住,但是孩子除了玩游戏什么事情都听不进去,后期甚至用菜刀将学习用的桌子砍坏,还将厨房的玻璃门踢碎。看到孩子变成这样,夫妻俩非常困惑甚至引起争吵。为了能和孩子正常沟通,孩子的父亲干脆买了台电脑,让儿子教自己一起玩。就在游戏交流中,父子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父亲甚至在儿子学业忙时帮着打升级游戏。在父亲的逐步引导下,儿子答应上课期间要专心听讲。在步入初四年级时,儿子终于有所改变,当时虽然没有考上省重点高中,但知道了主动学习。

  经过父母坚持不懈的“陪玩”和引导,去年高中毕业,终于考上了上海一所知名大学。

  市民王先生也向记者讲述:“孩子在十三四岁时是最容易误入歧途的,也是学校和家长最难教育的阶段。我的儿子现在在省重点高中读二年级,4年前也是个网瘾少年,甚至还经常去网吧包宿,我根本管不了,当时我为了不让彼此间的矛盾激化,挖尽心思去发掘孩子的潜在兴趣。目的只有一个,与孩子培养共同话题,达到在正常交流中对孩子正确引导。”

  在众多给网瘾少年家长支招的父母中,他们普遍提到的经验就是:不能用强制手段去监管孩子,要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与孩子进行心贴心的交流,用“真挚情感”将网瘾少年从网吧中夺回来。

  昨日下午,记者随市网监监察人员在位于哈市香坊区通天街果园星城B3-1栋金山网络会馆走访时发现,几名正在上网的男孩都自称年满十八岁,但是却不能提供身份证。一名自称19岁的男孩使用的网络实名卡对应的身份证是属于一名45岁的女性。网吧内另一名男孩称其使用的网络实名卡是用奶奶的身份证登记的。业内人士称,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证登记的网络实名卡,或者使用网吧提供的“公卡”上网的现象,在哈尔滨市网吧普遍存在。“网络实名制”遭遇尴尬,谁来监管这一问题,本报将继续关注。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