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在北京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表示,今年将调整两限房购买门槛,让更多的群体购买,而且还将打破区域限制,让市民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购买两限房。
-两限房
缩短两限房申请时间
对于两限房招标流标事件,陈刚指出,当时政府给限价房的利润太低,而且由于两限房申请和选房的时间太长,使建设方的资金不能很快周转,所以影响了建设单位的积极性。如今那些流拍的地块都已经完成对接。
现在两限房的利润,只要市场稍有波动就无法保障。陈刚指出,今年需要进一步保障建设方的利润,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障利润理论上不是影响
房价”,他表示,今年将通过提高居民选房的效率,简化审核程序,加快资金流动来获得。
另外,陈刚表示今年还要加强建设单位的监管,不能是低价低质房。
扩大两限房购买人群
陈刚曾经表态,北京最缺少的是6000到8000元价位的房产,昨天他补充说明这个区域的房子主要就是指两限房,北京目前两限房仍供不应求,而且政府对此充满信心。
“既然这个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又这么好,为什么覆盖面那么窄呢?”陈刚指出,去年通州一些地段的两限房由于太远有些市民摇上号也不选,可是通州附近的人想买又不够条件。他指出,今年两限房要扩大购买人群,降低购买门槛。
“比如过去我们说三口之家要8万多的收入标准,这些标准该提的就提。”今年竣工的200万平米的两限房,还要开工650万平米限价房,这些房子需要有人购买。陈刚认为按照现在的标准,用不完这些房子,新标准正在根据当前的需求人群、购买力和提供
土地的能力来测算。他还认为,两限房的门槛将是个“活”的动态数据。
全市有望跨区选房
由于现在每个区都有特定的两限房供应区域,一些摇到号的市民都因为地段太远不合适的原因而弃选。陈刚在接受访问时表示,今年将在扩大购买人群后,还要打破选房的区县界限,所有的房子全部拿出来在一个全市的平台上分配。
这样做的难度在于,一些区县政府不希望从别的区涌入过多的中低端人群。“这个需要我们市里去做工作,全市必须打破界限,一盘棋考虑问题。”对于会否因此出现部分地块太热,部分又太冷的问题,陈刚解释,两限房也存在价格因素,可以根据价格调控供需矛盾。
限价房不会冲击商品房
对于有关限价房冲击商品房的说法,陈刚表示,限价房并非如有些人说的那样冲击了商品房市场,其属性是商品房的一种,只是其价格不太受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陈刚表示,限价房的定价标准是以市民的购买力、以居住改善型消费为主的人群的承受能力来制定的,它不受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大波动影响。
他表示,商品房本身已经变成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很多人
买房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这样市场就很危险。而限价房相当于挤掉了市场泡沫和暴利,属于成本合理的中低价位的自住型改善型商品房。
-租赁房
外地人住房市场缺失
对于两限房是否可能对非北京户籍者“开口”的问题,陈刚表示,目前限价房只给北京户口。但是外地人在北京的住房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缺失,政府正在想办法弥补。
他介绍,目前高端外地人可以购买商品房也可以租赁公寓,中低端也可以购买适合他区位的房子,保姆、保安等低端服务业人员很多在租城乡接合部的农民房。
试点为外地人盖出租房
此前,海淀区政府宣布,将以北坞村为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其中就涉及到流动人口的问题。对此,陈刚透露,在考察该试点时,发现该地区居住了大量的外地流动人口。所以想试点,除了让当地的农民回迁上楼外,还将盖一定量的相对集中的出租房。在确保安全和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的情况下,这些出租房将以集约为标准,多数是小户型,甚至是通铺,然后提供给当地的流动人口。
鼓励开发政策性租赁房
此前,陈刚曾表示今年北京将试点推出20到30万平方米的政策性租赁房,外来务工人员、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人群,有望可以申请。
对于政策性租赁房的房源问题,陈刚表示,除了新建的政策性租赁房外,政府还将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上的开发商一起来做这件事。比如鼓励开发商拿出滞销的商品房作为政策性租赁房;同时,对一些价格、区域都比较合适的房源,政府也可以收购一些作为政策性租赁房;此外,还将鼓励企业和工业园区安排租赁房屋,提供给员工。
-轨道交通
新线路考虑分段经营
除了已经公布的六号线将分段运营以外,陈刚表示其他新建地铁线路都有这样的打算。他指出,北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形态,每条地铁线路都比较长,从施工、竣工到运营过程就会很长。所以,竣工一部分就投入运营,即使只是短短的三四公里,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疏解交通的作用。
如今新建的轨道交通都会考虑那么做,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到分段运营过程中带来的管理上的问题。分段经营当然不是正常的通车,发车的间隔不会像正常运营那么密。
将为延庆通勤设新线
针对延庆居民反映,S2线的高票价让通勤人员无法接受。陈刚昨天表示,S2线除了为延庆居民,还很大程度上是为八达岭游客开设的。S2目前的票价确实是延庆通勤人员无法接受的,下一步还会专门为延庆通勤人员投入新线。
地铁有望配商业设施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的代表提出要开发利用地铁的地上和地下空间,建设商用配套设施。昨天,陈刚回应说,地铁沿线、沿站的土地肯定要公开市场运作。随着地铁的建设,要同步规划沿线地上和地下土地使用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同时进行开放,没有条件的先做出预留。“我们不希望只是个交通通道,而是个繁荣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