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不要滥用"山寨药"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1-16 10:02:12

  本月以来,“山寨药”成了热门词汇,诸如“药店禁售山寨药”、“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山寨药”等报道比比皆是。但就在国家药监局的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山寨药”的提法根本不准确,法律法规禁售的是非药品,连“山寨药”都不是,相关报道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笔者以为,报端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山寨”二字的滥用。

  “山寨”一词最早在手机行业诞生,主要指那些模仿大牌、兼具各种功能却价格便宜的国产手机。需要注意的是,“山寨机”的本质仍是手机,而非其他产品。可“山寨药”就不同了。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说得很明确,国家发文要求药店禁售的,是冒充药品的“三无”产品以及模仿药品包装宣传的产品,是假冒药品的产品,不是药品。但“山寨药”的主语仍是“药”,所以其本质与国家禁售的产品不同。简单地将“山寨药”等同于非药品,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困扰:因为目前市场上同名药品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少,那么消费者如何判断谁是正版,谁又是“山寨”呢?

  同时,滥用“山寨药”也是对相关生产企业的不负责任。比如,有些媒体先将国家药监局文件中的非药品曲解为保健食品,再用“山寨药”指代那些保健食品。对合法经营生产保健食品的企业来说,好端端地被扣上一个“山寨”的帽子,岂不是有冤无处诉?其实,文件原文中涉及保健食品的表述为“禁止仿冒药品的一些保健食品比如说消毒产品”,并没有一棒子将所有保健食品打死。

  如果错误地宣传了“药店禁售保健食品”,不仅会给生产企业、药店造成影响,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惑。幸好,有关部门及时看到了这一问题,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所有产品,也包括经营的一些非药品产品,只要按照批准的经营范围经营就是合法的”。

  笔者以为,跳出“山寨药”现象看“山寨药”,更要注意到“山寨”的滥用问题。诚然,略带揶揄和嘲讽意味的“山寨”二字是当今的流行语之一,已被公众广泛接受;但也须看到“山寨”的内涵本身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有人说它是假冒伪劣、傍名牌等“大兴货”的代名词,但也有人说它是原创精神、草根艺术的典范。且不论何种说法更加准确,但面对药品这一关乎生命的特殊商品,如果为了赶时髦将“山寨药”作为宣传的重点,不仅曲解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内涵,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不负责任。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