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法治频道 > 经济与法 正文
四例新案教您春运防骗 旅客出行时需要提高警惕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1-13 13:57:32
     一年一度的春运开始了,南京铁路运输检察官总结去年春运期间新的犯罪手段骗取旅客钱财的四大案例,提醒广大旅客出行提高警惕,小心被骗。

  案例一:旅客章小姐在车站售票厅排队购买到北京的车票,排在该旅客后面的一名青年男子主动询问她所购买车票的车次,并介绍自己铁路内部有熟人,可以帮助购买卧铺票,不过要收5元钱的劳务费。

  章小姐交给该男子900元钱,该男子跑到前面的窗口问了一下售票员,回过头来告诉她卧铺票卖完了,并将900元钱交还。当章小姐继续排队到窗口购买硬座票时,售票员告诉她900元是假币。章小姐方知自己上当受骗,被那个男子用假币把自己的真钱给调换了。

  支招:在车站购买车票时,不要轻易相信“好心人”,特别是不要把钱财交给陌生人,要通过正常途径购买车票,以防受骗。

  案例二:“我这里是国家安全局,你的手机号码被一个间谍盗用,请关机8小时。”乘坐火车的刘先生接完电话后感到一阵紧张。

  就在他关机10分钟以后,另一个电话打进了他的公司,称刘先生乘坐火车时被打成重伤,急需3万元抢救费,请速汇款。两通电话出自同一部手机,原来刘先生在车站候车时,有一女士主动与其闲聊,自称是其老乡,可以帮助其扩大公司业务,刘就将自己的名片送给她。

  支招:不要向陌生人透露电话号码,在列车上发现神秘电话后,应及时与乘警联系。对突发事件中的受伤旅客,铁路部门会负责及时救治的。

  案例三:一对老年旅客出站后准备中转换乘长途汽车,被一人以有车载客为名,与其他旅客一起带到了偏僻地区等车。

  这时,一同行“旅客”发现有人丢了一个钱包,便当着大家的面捡起钱包。丢钱包的人迅速返回,以找钱包为名检查附近人员身上的钱物,这对老年夫妇只好将缝在衣服里面的一万元现金拿出来交给失主检查,失主确认现金不是其丢失的,然后将现金放进老年夫妇的行李包内,捡钱包的人也将捡到的钱包放入老年夫妇的包内。

  在老年夫妇整理行李时,捡、丢失钱包的二人相互配合将老年夫妇的一万余元现金偷出来。这对老年夫妇看到钱包还在自己的旅行包里,迅速打车离开现场。上车后夫妇二人打开包查看时,才发现钱被盗,捡到的钱包里装的是假币。

  支招:旅行中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更不要将钱财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数额较大的钱款尽量用银行卡携带。

  案例四:旅客李小姐在车站广场电话亭打电话告知亲友已到站,亲友让其等候,有朋友顺道迎接。“亲友的朋友”与李小姐见面后,对她说路程较远让其去公厕方便一下,然后拿起李小姐携带的行李逃窜。

  事后警方调查发现,原来是犯罪分子守在电话亭旁,利用电话亭公用电话处于静音的状况,看到有外地旅客打电话,就同时拨打该电话,旅客拿起话筒拨号时刚好接通了电话,不明真相的旅客往往会直呼其亲友的姓名,犯罪分子便冒充亲友实施诈骗。

  支招:用公用电话和亲友联系一定要确认亲友身份,特别是在长途旅行身体疲劳后,要集中精力识破可疑现象,避免上当受骗。

作者:    来源: 龙虎网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