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请宽容80后作家的浮躁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1-07 08:48:46

  因抄袭污点争议不断的80后作家郭敬明昨日宣布正式接受聘书,成为长江出版集团北京中心副总编辑。据了解,郭敬明的薪资待遇跟社长同级,而且不需要坐班,时间自由分配。(1月5日《重庆商报》)

  一位“诽声不断”、“粉丝无限”的80后作家一夜之间成了某著名出版社的副总编,这多多少少会让人有些咂舌,于是此消息一出,便引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网上论战。

  80后作家自出道以来,他们的每一个步伐都伴随着外界的非议和批判,如同王蒙先生所说的“80后作家没有昨天”一样,大部分批判者都将矛头指向了80后作家的幼稚和青涩。而80后们也并非“平庸之辈”,在非议声中,他们更是“无知者无畏”,以韩寒为代表,他们也开始了对老一辈文学家的批判,2008年6月,韩寒在某一省级卫视上就“炮轰”众多文学大师,称老舍、茅盾、巴金等人的“文笔很差”,“冰心的完全没法看”,引起一片哗然。

  面对权威,80后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胆量和勇气;而面对新一代的所谓作家,老一代的作家更是吃起了他们的醋——“没有昨天”,而言外之意便是说,没有沉淀的作品是没法读的。可是现实恰恰相反,80后作家们不仅在商业方面赚了个“盆钵满盈”,在市场方面他们也有相当多的FANS。在种种回合中,80后作家都笑到了最后,而那些所谓的老作家,却连他们的一半也不及。时至今日,郭敬明又当上了副总编,这更让那些一直挣扎于现实和梦想之间的老作家们不能容忍,有些人奋斗了半辈子也没有混个总编干干,而这个以抄袭、青涩为主色调的毛头小子,又何以能当上这个副总编?

  这让笔者想起了一句古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大吕被毁弃一旁,而远居庙堂的瓦釜之器却成了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悲哀的结果,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种现实:“瓦釜雷鸣”是必须接受的,而“黄钟毁弃”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如同当代著名思想家刘梦溪所言:这是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

  时光回溯,百年流转,如果我们把时间上推八十年,那时候的中国却是大师辈出的年代。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都是大师级的人物,这些人物既是文学方面的佼佼者,又是学术方面的大家。而今日之中国,现状又是何其让人悲叹。那么,在大师匮乏的时代里,我们的文学又将走向何方呢?或许80后作家的出现就是结果。

  当然,有很多人认为,80后的出现不能说明我国文学的繁荣,更不代表了这些人已经肩负起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责任,他们只代表了青少年中的叛逆思想和些许的象征主义手法以及存在主义哲学,所以他们是时代浮躁的产物。但是任何事物之所以出现并存在着也都是有其充分的理由的,即使他们是浮躁的产物,即使他们成了中国最富的作家,即使他们当上了副总编。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对这些已经存在的文化现象抱以宽容的态度。

  但是,宽容不是目的,我们的文学能否进步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金庸老先生,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金庸先生在文学上可谓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但是这并没有让这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大师所满足,相反,就在他的晚年,在他生活最为寂寥的时代,他又开始了他的学生生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剑桥攻读博士,也许有人在怀疑他是否是在炒作,但是对于一位花甲老人来说,他“终身学习”的精神则显的更为可贵。80后作家们是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这种成功还是仅仅限于一种低层次的成功,对于文学而言,成功没有终点;而对于大师来说,80后们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