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反恐该如何走出"怪圈"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2-29 14:26:46

  年终盘点:2008年全球反恐形势日益严峻

  2008年,布什政府军事反恐的两大主战场———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美国在这两个反恐战场的处境及其应对策略尤其耐人寻味,美国反恐战争正处在面临重大选择的十字路口。

  2008年,与几年前反美高潮阶段相比,当前伊拉克的安全形势开始趋于平稳。伊拉克“基地”组织体系处于前所未有的松散状态,11月伊反美武装的军事攻击降到伊战爆发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但是,从总体上看伊拉克的安全形势依然十分脆弱。

  美国在努力维持伊拉克安全局面的同时,积极推动美国主导下的伊重建进程,以便确立起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架构。随着伊安全形势趋于平稳,美国在伊大规模驻军的现实依据逐渐流失,美国在伊军事存在面临空前尴尬的境地。11月,伊议会通过决议案,要求美国撤军。12月初,美国宣布将在2011年底从伊完全撤军。目前,美国在伊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在于,如何在大规模驻军和主导伊重建之间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

  美国考虑从伊撤军的直接因素是伊安全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同时,也是美国反恐战略重心调整的结果。阿富汗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客观上要求美国必须调整反恐战略的重心,重新配置反恐力量。另一个更为主要的方面在于,2007年中期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并逐渐冲击美国实体经济,美国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美国驻伊军队的庞大开支已经成为美国财政难以承受的沉重包袱。

  与伊拉克相比,2008年,阿富汗安全局势不容乐观,阿重建举步维艰。北约在阿的行动能力和成效有限,塔利班势力卷土重来,恐怖袭击事件不断,甚至连阿总统卡尔扎伊都曾遭恐怖袭击。12月7日,美国和北约驻阿军队的后勤补给站遭到袭击,充分反映了驻阿军队后勤保障面临的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阿富汗卡尔扎伊政府与塔利班的接触谈判,美国和北约原则上表示有条件地同意,这实际上表明美国主导的军事反恐无法有效应对阿富汗的安全威胁。更为严重的是,阿富汗的乱局不断向外蔓延,南亚正在形成一种地区性的安全威胁。11月以来南亚频繁发生恐怖袭击,尤其是11月底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对南亚局势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

  2008年,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在反恐战争上的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契机。伊拉克和阿富汗是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留给奥巴马的“烫手山芋”。对于这两个反恐遗产,奥巴马认为,反恐战争的重点是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伊拉克战争偏离了反恐正轨。因此,奥巴马主张从伊撤军,加强阿富汗的反恐军事力量。南亚恐怖主义的发展态势,客观上也促使美国重新评估南亚的反恐形势,提升南亚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地位。

  美国在反恐战争上的政策调整以及美国军事力量向阿富汗乃至南亚地区的重新回流,对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发展走向具有深刻影响。日前,美国和英国等已经宣布向阿富汗增兵。奥巴马上台执政后,美国将会不断加强对南亚尤其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区的反恐力度,这将对当前的南亚地缘政治和军事格局构成严重冲击。

  从目前来看,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依然没有摒弃军事打击为主的原则。令人担忧的是美国一旦从伊撤军可能导致伊脆弱的安全形势恶化,而加强驻阿军事力量不仅无法有效缓解阿富汗的安全问题,反而加剧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奥巴马在反恐问题上任重道远,必须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调整政策,避免重蹈布什政府反恐战略的覆辙,从而走出“越反越恐”的反恐怪圈。

作者:    来源: 国际在线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