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小鸟巢灯"如何外包?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2-26 10:27:37

  奥运会结束了,但是奥运会的场馆仍然矗立着。最近奥运主场馆周围发生的一些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先是鸟巢开放仅半个多月,但国家体育场外广场上已有20余盏“小鸟巢灯”被毁,再有就是镶在钢结构表面上的介绍文字多处脱落。虽然这两个现象不属同类,但是依然触及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公共体育场馆在大型比赛之后,到底该如何良性运行。

  “鸟巢”是本届奥运会上,利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模式建造奥运场馆的典型。这就意味着鸟巢不但有自己的业主,还有运营公司确保其在赛后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奥运会结束之后,鸟巢的使用问题依然惹人注意。除了大量的游客购票观光之外,有消息说意大利联赛官方发言人透露,下赛季的意大利超级杯将在2009年的8月8日在“鸟巢”举行。

  虽然这不足以证明鸟巢的用途十全十美,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不太担心体育场馆的内部设施保护。因为无论是业主还是运营公司一般都会对内部设施的维护有所考虑,但这并不意味着构成国家体育场的所有要素都能够得到应有的照顾。

  广场和外形文字,同样构成了鸟巢整体景观和建设的一部分,同样是公共设施的一个组成环节。这些设施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应,却可为其带来城市自豪感等无形效应。而体育场所的外部设施和环境,常常是运营中的空白地带。因为投资者一般关心的问题是场馆内的各类服务群流线是否合理;场馆设施和功能的维护成本是否适宜;场馆内的商业配套设施是否齐备,反过来讲,则相对容易导致场馆外的配套设施疏于维护。

  归根结底,如果仅仅只想通过场馆赚钱,而不问场馆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责任问题,那么作为公共建筑的基本面貌就难以得到真正的维护。

  鸟巢外面归谁管,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是这个小问题却涉及北京数以百计的体育场馆的使用和维护义务。这既是管理的细节问题,又是能够体现管理水平和责权意识的基本问题。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